三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所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3号
本院拥有 67个科室, 424位医生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44年,是隶属广东省政府的专业公共妇幼卫生机构,始终坚持社会公益性、行业引领性,历经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所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增挂广东省妇产医院、广东省儿童医院牌子,目前是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8所部、省属高校的教学医院、附属医院,并与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医院有番禺、越秀2个院区及1个分支机构—广东省脐血库。总占地面积109亩,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开放床位1120张,硬件设施完善。设置专业学科24个,技术实力雄厚,目前拥有全国产前诊断技术师资和骨干培训中心、国家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级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妇产科、儿科、医学遗传科、儿外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检验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康复科、口腔科11个专业基地)、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全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准入中心、卫生部母乳喂养培训基地等8个国家级专项技术培基地(中心),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定及国家辅助生殖技术PGD、AID项目认证,获评全国人流后关爱(PAC)区域示范医院。设立广东省新生儿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广东省地中海贫血诊断中心、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产前诊断技术指导中心、广东省产前筛查与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东省儿童重症救治培训基地、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等10余个省级技术培训中心(基地)。医院目前拥有广东省医学(临床)重点学(专)科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硕士、博士培养点各1个。作为全省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全省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培训、妇幼卫生信息、科研、教学任务,妇幼危重症救治网络覆盖全省。 医院现有职工2097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比90%以上。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330人,硕博士学历639人,硕士生导师30人,博士生导师10人。任职国家级、省级学术机构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职务180多人次,逐步形成了一支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团队。2017年门急诊量262万人次,出院量5.9万人次,住院手术2.68万例,分娩量1.62万例。医院正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紧抓发展机遇,从建筑装备硬件设施、技术人才软件环境、高精尖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打造全国一流省级妇幼保健院、省级儿童医院、省级妇产医院。 近年来,医院接连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先进集体”、“全国妇幼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健康中国总评榜年度健康人文医院”、“全国平安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妇幼卫生先进集体”、“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广东省人民群众满意单位”、“广东省爱护儿童先进集体”、“广东省抗击非典嘉奖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膺全国省级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前三名。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路1838号
本院拥有 225个科室, 1130位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41年,2004年8月随大学由军队移交广东省。南方医院综合排名在国内权威排行榜中稳定在15名左右,有15个专科进入中国最佳专科排行榜(复旦版)前十或得到提名,是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和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 医院现下辖院本部、增城分院、知识城院区、白云分院、江高院区、太和分院等。院本部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东麓麒麟岗上,拥有广东省花园式院区,曾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现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展开床位3601张,医疗设备总值近14亿元;2018年门急诊量325.46万人次,年出院人数11.9万人次。增城分院地处广州市东部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正式开业,规划床位1500张,致力于打造为“流程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质化“的智慧型三级甲等医院;江高院区地处广州西北部,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新西兰传教士开设的普惠医院,院区建筑中西合璧,环境优美,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展开床位360张,开设有老年病科、介入科、精神心理科、健康管理科等。 医院设置诊疗科目111个,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内科学(消化系病)为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骨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4个,国家中医重点学科4个;设有器官衰竭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南方消化病研究所、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达31个,临床医学获评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口腔临床医学获评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器官衰竭防治研究”项目被评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和“古中医疑难杂症治疗中心”。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创办于1979年,先后共收治了91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余名海内外各界人士,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获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嘉勉。 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27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03人,博士生导师118人,硕士生导师131人。有11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职务,有28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 经过70余年的发展,医院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血液病治疗、心血管病诊治、肿瘤综合和生物治疗、肾、肝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技术、神经病学与颅脑外科、显微创伤外科、骨科技术、介入诊疗技术、大面积烧伤救治、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整形美容、围产医学与辅助生殖、影像诊断、药学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医院的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可与广东、云南、海南等省的2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学会诊。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本院:市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南院:市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路盈丰街33号
本院拥有 389个科室, 1183位医生
一、历史悠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属(管)医院,创建于1835年,是我国第一家西医医院,至今已有183年历史。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以“逸仙”之名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运动。医院屡创祖国西医史上无数个第一,如:第一例眼疾手术、卵巢切除术、膀胱取石术、乙醚麻醉术、病理解剖术,第一张X光片,第一本中国医学杂志,第一间西医学堂,第一位中国医学留学生,第一位“南丁格尔”等。解放后,一批全国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如林树模、陈耀真、谢志光、钟世藩、秦光煜、陈心陶、周寿恺、毛文书、陈国桢等投身这里,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使其成为祖国西医学的人才摇篮,是中山大学医科的发源地,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蓬勃发展百年传承,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共有三个院区,一个门诊部,包括:院本部、南院区、增城院区及南校区门诊部。医院现有职工逾5600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3人;中组部“长期千人”2人,“青年千人”3人。正高级职称319人,副高级职称 223人。在职博士生导师135人,硕士生导师301人;现有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6名,副主委21名,省级学会/协会主任委员、会长29人。(一)医疗工作稳步发展近年来,医院各项医疗业务量持续增长,医疗工作效率稳步提升。医院实际开放床位逾3200张,年门诊总诊疗量逾450万人次,住院手术例数逾8.4万,年出院病人逾13.1万人次。我院肿瘤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妇科、地方病科(儿科血液专科)、口腔颌面外科、急诊科共9个专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妇科、产科、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临床护理等23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同时医院还入选了国家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彰显了我院临床多个专科的强大实力。医院汇合全院各科室肿瘤综合诊治特色,成立了精准肿瘤治疗中心;同时以多学科协作诊疗(MDT)为抓手,成立了会诊中心(含MDT会诊中心、疑难病会诊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二)科研及学科建设不断突破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抓手,近年来学科实力显著攀升,是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拥有“长非编码RNA与重大疾病”国家级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并被纳入国家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分级协同诊疗创新体系建设,同时拥有广东省恶性肿瘤表观遗传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等省部、厅局级平台14个。医院瞄准临床科学问题,围绕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防诊治技术规范突破,开展基础、应用基础、转化医学的全链条研究,在肿瘤微环境、RNA医学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在干细胞、免疫细胞方面的临床研究位居国内前列。医院承担各级研究任务的能力突出,年度科研经费近1.5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立项数保持在全国医院前20名,已获批的标志性项目有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重大项目等。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如《Cell》、《J Clin Immunol》、《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Cell Res》、《Cancer Res》、《 Hepatology》,年SCI收录文章300余篇,成果曾入选“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入选国家教育部“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一批科技成果奖。(三)教学工作扎实推进我院创立的博济医学堂为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为医院的教学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百年传承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我院树立并发展了“名人情怀、名师传授、名家督导”的“岭南教学特色”,坚持将深厚的医院历史文化沉淀、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前辈高尚的医德医风传承融入教学活动之中,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不仅掌握先进的医疗知识技术,更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牢牢坚持周寿恺教授所创立的“三基三严”临床医学教学理念;不断弘扬“名师带教”品牌,以老前辈们的风范来影响学生。医院每年承担着10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65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和500余名进修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是全国首批较大规模(100人/年)开办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教育的五所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1年一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同时,医院还是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仅有的6家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在中山大学医科系统最早开展师资队伍规范化教学培训。我院每年均获得多项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奖项,近年我院多次选派教师任中山大学代表队教官,连续多年带队获得全国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三、屡获殊荣近年来,医院各项工作获得社会肯定,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广州市最受欢迎三甲医院”等称号。同时,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冰雪灾害和广州亚运等突发事件和政府指令性医疗保障工作任务中均有出色表现,分别被广东省、广州市授予“抗击非典模范集体”称号,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大院
本院拥有 204个科室, 1055位医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 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 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 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训基地,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以“把我院打造成为既是群众就医场所,又是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为目标,形成了我院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大核心体系。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以“精诚”文化引领,不断深化“以民为本、厚德重生、精勤不倦、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将“精于术、诚于品”作为每位员工的职业追求,聚力打造“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努力建设百姓满意医院。医院每年在媒体上刊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等宣传报道达500多篇次,现为中国中医药报社驻广东记者站的挂靠单位。 我们将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以“传承创新,精诚至善”为训,大力倡导“患者至上,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岭南中医药特色的大型现代化中医医院而不懈努力。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13号
本院拥有 323个科室, 655位医生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 “华侨最高学府”、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暨南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综合实力排行华南地区综合医院前十(复旦华南区排行榜);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在无年报综合组评级为最高级A级,位居全国第一;获评为“爱婴医院”、“国际SOS合作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广州十佳三甲医院”、“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 “广州最受欢迎三甲医院”。 The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also known as Guangzhou OverseasChinese Hospital and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isthe directl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the first overseasChinese university and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in China.The hospital under the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is an AAA general hospital integrating medicaltreatment, medica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disease prevention, healthcare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one of the first Internet hospitals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one of top 10 South China general hospitals in term ofgeneral strength (Fudan Ranking in South China). The hospital has been rated as "Baby FriendlyHospital", "International SOS AssistanceHospital", "Guangdong Cultural Advanced Hospital", "Top 10of AAA Guangzhou Hospitals", "Advanced National Overseas ChineseEnterprise", "National Excellent Hospital of High Quality NursingCare Service" an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AA GuangzhouHospitals". 医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CBD中心地带,共有2个院区(院本部、东圃院区)、4个门诊部(院本部门诊、东圃院区门诊、暨大校门诊部、暨大番禺校区门诊部),开放病床1922张,年门、急诊量近191.7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约5.8万人次,出院人数近7万人次。服务病人范围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其他地区及海外。 The hospital is located in central CBD of Tianhe District in Guangzhou City, comprising 2 divisions (the hospital headquarter, the Dongpu division), 4 clinics (the hospital headquarter clinic, the Dongpu clinic, the Jinan University clinic and the South Campus clinic of Jinan University), with 1922 beds in total, nearly 1.9 million annual emergency and outpatient visits, about 58,000 annual inpatients and approximately 70,000 annual discharge patients.The hospital serves for patients based on Guangzhou, extending to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other regions of China and overseas. 医院现有职工2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23人,拥有包括院士、广东省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珠江学者、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知名专家,以及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的临床医学专家和骨干。 The hospital has more than 2,800 staff, including 323 staff with senior title, leading experts such as academicians, Guangdong leading talents, the Yangtze River scholars,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specialists who enjoy the State Council Special Allowance, the Pearl River scholars, Guangdong medical leading talents and Guangdong outstanding young medical talents, as well as a group of clinical medical experts and backbones with influence in China.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形成了神经内科、骨科、普外科和医学影像科四大“旗舰学科”,其中脑血管病急救及规范化防治、骨关节微创修复、腹腔镜减重、分子影像在脑重大疾病和肿瘤的应用等技术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The hospital has a full range o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ist departments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and consists of four major "flagship disciplines" including neurology department, orthopedics department,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and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wherei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and standar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 of arthrosis, laparoscopic weight loss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imaging in major brain diseases and tumors have reached national leading level and enjoyed a high academic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n China. 医院拥有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其中,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外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骨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泌尿外科、肾内科、产科、儿科、康复科、眼科、口腔科、整形外科、麻醉科、疼痛科、临床护理。同时,医院为广东省十大危重产妇急救中心、国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在各类微创外科手术、神经血管介入、高难度脊柱手术、心血管介入及微创心脏手术、外周血管介入、脑杂交手术、新生儿急救、血液透析、血液病综合干预、睡眠障碍及其他心理疾病诊断及干预、康复、肿瘤综合治疗等技术处于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The hospital has 18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key disciplines and key clinical departments.Among them, surgery, ophthalmology, imaging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belong to characteristic & key disciplin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rthopaedics, neurology, medical imaging, urology, nephrology, obstetrics, pediatrics, rehabilitation, ophthalmology, stomatology, orthopedics, anesthesiology, pai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care belong to clinical key special departm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Meanwhile, the hospital is one of top 10 Guangdong Emergency Centers for Critical Puerpera, Demonstration Unit of National General Hospital in Chinese Medicine Work and Leading Unit of Clinical Collaboration Pilot Program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n Major Refractory Diseases specified by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hospital has been in domestic or provincial advanced level with respect to various microinvasive surgery, delicate spinal surgery,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and microinvasivecardiosurgery, peripheral vascular intervention, brain hybrid surgery, neonatal resuscitation, hemodialysis,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f blood diseases, sleep disorders and diagnosis, inter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other mental disease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umors. 学院学科建设积淀雄厚,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和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国家教育部、卫计委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第一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认定的首批高校附属医院“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The hospital offers a first-class clinical PhD program, two first-class clinical and nursing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and post-doctoral mobile research center, which is one of the first Reform Trial Unit on Education Mode of the Master's Degree of Clinical Medicine Program, one of the first Trial Units of the Outstanding Doctors' Training Program, General Practitioner Training Center Program,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Resident Doctors and one of the first Guangdong Training Bases for Specialist Physicians.The 2,000m2 clinical skills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enter i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Clinical Teaching & Train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and has state-level high-quality courses and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programs. 依据暨南大学“侨校+名校”的战略定位,作为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成为海外、港澳台地区的境外医学生首选的学科之一。澳门公立医院75%的执业医师接受过医院的临床医学教育与培训。在非本土培养的香港执业医师中,毕业于暨大的临床医学生超过1/10。 Based on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school for overseas Chinese + elite school", the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in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eferred majors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overseas,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regions.75% of practitioners in Macao public hospitals have received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rom the hospital.Among Hong Kong practitioners that haven't been trained locally, more than one-tenth of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were graduated from the Jinan University. 医院建有临床医学研究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院士为荣誉院长及首席科学家,拥有一批海内外引进的高水平专职研究人员,专用研究场地6000多平方米;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分子与功能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配备9.4T小动物核磁共振、回旋加速器、流式细胞仪等一批高尖端研究设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5项,在Nature、NEJM、Cell Mol、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原创论文。暨大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4‰。 The hospital has a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that has hired Liu Yunyi, the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s honorary president and chief scientist, and has introduced a group of high-level full-time researchers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has set up a dedicated research site covering about more than 4,000m2;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key laboratory, Guangzhou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Imaging Clinical Transformation, which is equipped with 9.4T anim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yclotron, flow cytometry and other highly sophisticated research equipment.The hospital has won one national second priz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six first prizes, 26 second prizes and 45 third prizes of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published original papers on international famous journals such as Nature, NEJM, Cell Mol and Nature Communication.The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of the Jinan University has ranked the top 4 in ESI globally. 医院拥有大批高端的诊疗设施:包括PET/CT-3.0T MR多模式诊断系统、多台高端3.0TMR和高端容积CT、数字一体化介入复合手术室、符合国际标准的层流手术间、直线加速器和伽玛刀等肿瘤放射治疗装置、全自动信息化临床检验流水线、智能药房等。 The hospital has a large number of high-end medical facilities, including PET/CT-3.0T MR multi-mode diagnostic system, 320-row 640-layer dynamic volume CT, digital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hybrid operation room, 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mee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umor radiotherapy devices such as linear accelerator and gamma knife, fully automated informational clinical testing lines, smart pharmacies, etc. 医院设有国际医疗部,并拥有按照星级酒店标准配置的综合区(VIP病房),可为各类驻华机构人员、外宾、港澳台同胞及VIP客户提供医疗救治、保健、康复服务。 The hospital has international medical departments and a comprehensive area (VIP wards) established based on standards of star-rated hotels for providing medical treatment,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for various personnel in China, foreign guests, compatriots from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nd VIP customers. 在新时代历史征程中,医院全体同仁将秉承着“忠信笃敬、大医精诚”的院训,肩负治病救人、教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专科特色鲜明,诊疗水平先进,综合实力领先,国际知名的“名院+侨院”而奋勇前进。 In the journey of the new era, all the staff in the hospital will uphold the service philosophy of "faithfulness, seriousness, absolute sincerity of a great physician", shoulder the sacred mission of curing the sickness and saving the patient, teaching and educating" and strive to make progress and advance bravely for building our hospital into internationally well-known "famous hospital +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dvanc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leading comprehensive strength. 医院四大旗舰学科介绍: Introduction of four flagship disciplines in the hospital: 神经内科是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脑水肿与细胞损伤协会主席(2017-2019)和《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联合主编单位,为全国第一批综合卒中中心和脑梗死静脉溶栓示范单位,形成了以脑血管病为领先,带动帕金森、痴呆、癫痫、神经重症和神经免疫等其他脑重大疾病诊治的医疗特色。其中在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方面,创建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新模式、时间窗内溶栓及介入取栓的早期急救、打造区域化卒中救治网、颅内外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卒中中心建设为优势技术的神经内科在全国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Neurology department is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trok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the chairman of the International Brain Edema and Cellular Injury Association (2017-2019), and the co-editor unit of the "Chine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and one of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s and Demonstration Unit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forms med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leading the treatment of other major brain diseases such as Parkinson's, dementia, epilepsy, neurosis and neuroimmunity.Among them, f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especially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with new mod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for stroke, thrombolysis in time window and early emergency of interventional thrombectomy, creation of regional stroke treatment network,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and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 and construction of stroke centers as technical advantages has enjoyed a very high reputation and academic status in China and reache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and domestic leading level. 骨科作为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专科,以关节置换、脊柱矫形及肢体功能重建为重点特色,开展各种复杂类型的髋、膝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微创保膝、保髋手术、脊柱畸形矫形术、脊柱前、后路减压与内固定术、脊柱微创、微创关节镜、肢体畸形矫形及功能重建、严重创伤修复等各种骨科常规及复杂、精细手术,各亚专科形成了“科有特色、人有我长”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尤其在复杂的脊柱畸形矫形、严重畸形的髋膝关节置换及关节翻修术、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Latarjet手术等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作为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人工器官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骨关节疾病治疗与研究中心、与国际水平同步的脊柱疾病治疗与矫形中心及国内领先的关节疾病治疗中心,在全国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 As a key clinical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urgery focuses on joint replacement, spinal orthopedics and reconstruction of limb function. Recently, we hav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difficult surgeries including complex artificial joints replacement of hips and knees, minimally invasive knee- and hip- preserving surgery, orthopedics for spinal deformity,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pinal decompres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spine,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minimally invasive arthroscopy of the joints, orthopedics for limb deformit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severe trauma repair, as well as other conventional, complex, and precise surgeries in orthopaedics. At present,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urgery has divided into several subspecialty, through which forming a specialized development model of "different subspecialti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ach surgeons have their own strengths". In particular, we have accumulated much more clinical experience in orthopedics for complex spinal deformity, severely deformed hip or knee replacement, revision surgery, and Latarjet surgery for rotator cuff injury using arthroscopy, reach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and domestic leading level. Our Department is also a predominant members of the Orthopaedic Branch of Guangdong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Artificial Organs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one and Joint Diseases Treat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Spinal Disease Treatment and Orthotics Center at advanced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the leading Joint Disease Treatment Center in China, all these established a great reputation and academic statu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普通外科是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培训中心、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亚太培训中心,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设有暨南大学润良微创外科研究所、暨南大学肥胖代谢研究所,中国减重及代谢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暨南大学-香港大学代谢医学联合实验室,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编辑部,甲状腺外科微创手术培训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委单位、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亚太区候任主席单位。普通外科专科医疗特色:1991年中国第一批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单位,曾经应邀去国内外数百家医院推广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肥胖合并糖尿病等代谢病的微创精准减肥手术(最早在国内开展胃旁路手术等,已积累数千例经验);颈部无疤痕包括经乳晕入路及经口腔前庭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国际上最早开展,已积累数千例经验)。规范的肝胆胰脾疝胃肠道各种疾病,特别是各种肿瘤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规范的乳腺癌的手术及其他综合治疗,规范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微创痔疮手术经验丰富。科室制定了规范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诊制度以及肿瘤病人MDT诊疗制度。 General Surgery is the Training Base of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under Ministry of Health, the Training Base of Laparoscopic Physician under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the China Obesity Metabolic Surgery Training Center, the Training Center of IFSO-AP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ey Discipline Proje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has Runliang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nan University, Obesity and Metabolism Institute of Jinan University , China Weight Loss and Metabolic Surgery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Center, Jinan University-Hong Kong University Joint Laboratory of Metabolic Medicine,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Obesity and Metabolism E-Magazine, Thyroid Surgery Invasive Surgery Training Center. It is Chairman Unit of the Obesity and Diabetes Surgeon Committee under the Chinese College of Surgeons and Candidate Chairman Unit of the IFSO-APC .The general surgery is characterized by being one of the first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units in 1991 in China, which was invited to promote various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ies in hundreds of hospitals at home and abroad; minimally invasive precise bariatric surgery for obesity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and other metabolic diseases (the earliest gastric bypass surgery in China, accumulated with thousands of experiences); 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 without scars in the neck via breast areola approach and oral vestibular approach (the earliest in the world, accumulated with thousands of experiences),standardiz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spleen and splee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especially for various tumors, standardized breast cancer surger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tandardized nutrition support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stinal trac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hemorrhoid surgery with rich experiences. The department has established standardized discussion and consultation system for intractable and critical cases and MD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cancer patients.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作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省临床重点专科、珠江学者设岗学科,依托国际先进的影像设备的平台优势,以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技术为核心,通过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药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基于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多种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诊断、疗效及预后分析的精准可视化定量评估新技术。在PET/CT-MRI肿瘤疗效定量早期评估,脑缺血性疾病、脑肿瘤性疾病、精神疾病的多模态神经影像评估,肿瘤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正电子药物研发与临床转化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作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兼PET与分子影像学组组长单位,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 The medical imaging and nuclear medicine discipline in Jinan University has been award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ey Discipline Project, Key Clinical Specialties and the Pearl River Schola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 as well as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this discipline has established a novel visualizing research system for deep understanding of pathological mechanism,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various tumors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 via multi-discipline crossing research including basic medicine, molecular biology, pharmacy, chemistry and computer science. In particular, the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in this discipline has reached advanced level in the fields of quantitative early evaluation of tumor therapy response based on the PET/CT-MRI multimodal imaging system, multimodal neuroimaging investigation of cerebral ischemic, brain neoplastic and psychiatric disease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umor radiomics as well as radio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transformation, etc. As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and the leader of PET & molecular imaging unit in the Chinese 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 this discipline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and academic status in China. (以上数据及资料截止至2022年6月) (The above data and information are dated as of June 2022)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珠玑路16号
本院拥有 203个科室, 392位医生
广州市中医医院座落在有“西关”之称的荔湾区黄沙地段,与风景秀丽的沙面、白鹅潭相邻,交通便利。医院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56年经市政府命名为“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960年更名为“广州市中医医院”,2004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07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医名院创建单位。2009年被纳入亚运定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下设同德门诊部和五羊门诊部两个分支机构,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设于院内。 医院占地面积7696平方米,业务用房34000平方米,目前实际开放病床数近500张,具有高级职称医疗专家120余人,省、市名中医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共44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人,第四批全国名医带徒指导老师1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对象”1人,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对象11人,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14人,广州市卫生局局管优秀科技人才2人。 医院拥有全身螺旋CT机、大型血管造影机等现代诊疗设备,医疗设备资产达1亿元以上。设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外科、神经外科、肛肠科、脉管炎科、综合ICU、骨科、妇科、儿科、急诊科、针灸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专业科室20多个,专科(专病)80多个,医疗技术、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承担各级科研课题近百项,获多项科研成果奖。目前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2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9个,广州市卫生局1357工程重点中医专科(专病)7个。广东省中医名科1个,广州市中医名科建设单位3个。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盘福路1号
本院拥有 233个科室, 930位医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9年(光绪25年),是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经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加挂“广州消化疾病中心”。1997年挂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2017年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排名100强榜单”,并在“中国医院竞争力•省会市属医院100强榜单”位列前三,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进入华南地区前20。 医院由院本部、南沙医院和鹤洞分院三个院区组成,坚持一院三区同品质医疗。院本部位于越秀山下,流花湖畔,东风西路主干道旁,环境优美。医院(含南沙、鹤洞)占地面积约18.05万平方米,医疗业务建筑面积24.79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约18.92亿元,编制床位2990张,2020年全院门急诊总诊疗217.15万人次,2020年出院病人7.86万人次。现有职工人数42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69人,高级职称74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8人。2019年医院荣获广东省“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和广州市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现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柔性引进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优青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58人。 医院学科齐全,共有专业学科73个(其中临床专业学科56个,医技专业学科17个),其中消化内科、老年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病学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普外科、骨科、麻醉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儿科、烧伤科、肾内科、医学影像、肿瘤科、临床护理、检验科、急诊科等19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分子医学及分子诊断实验室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消毒供应培训基地,拥有2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老年医学与普通外科学是国家试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模拟医学中心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医院专业设备总值近4亿元,拥有全身320排螺旋CT、MRI、DSA、PET-CT、达芬奇机器人等。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共享华南理工大学的公共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工程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助力提升医院科研建设发展。其中公共实验中心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已投资约5千万元,购置国际先进仪器设备100余台。设有基础仪器中心、影像中心、蛋白组学中心、病理和免疫学研究平台和代谢组学中心共五个实验中心。未来将投入2千万元添置更多的先进仪器设备,为生物医学相关研究方向如免疫学、纳米医学和肿瘤学、影像学以及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近几年,我院获各级课题立项500余项,资助经费8000万元。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共发表SCI论文270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分论文12篇。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列全国医院排名第94位,包含1项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科研成果方面,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广州市科普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四届科技奖三等奖1项。学科建设方面,消化病学、医学影像与实验室诊断学、老年医学科获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医院与国外著名医疗机构和学术机构开展协作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医院讲学及开展技术项目合作研究,主办、协办各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医院还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每年选送中青年技术骨干出国研修培训1-3年,至今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近百名。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医院客座教授。 近年来,医院进入高水平建设新征程,人才队伍素质大步提高,医疗指标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日益扩大。2019年医院获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授牌,医院检验科顺利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评审,多学科诊疗工作案例获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总决赛银奖。医院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西藏、新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7省共20余家医疗机构结成对口帮扶关系。2021年医院获评“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医院以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为龙头,构建了具有引领效应的一批高水平专科群如广州老年疾病诊疗中心、广州心脏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广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中心、广州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广州老年骨科微创诊疗中心、广州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广州血液净化中心、广州分子诊断中心等。多方发力,团结一致,孜孜以求,按照省市各级领导的要求,保持战略定力,依据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及进度,着力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全面发力,强劲发展,将市一医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研究型综合医院,助力百年名院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一起勇攀高峰!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南沙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是南沙区目前唯一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于2008年开业,纳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体化管理。医院总占地面积10.05万平方米,开设床位1000张。目前医院配备价值近4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南沙医院的开设完善了南沙地区的医疗服务配置,立足珠三角,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鹤洞分院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首家直属分院,是芳村地区一所以五官科为主的专科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与总院共享CT、MR等大型医疗设备;全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并利用光纤与总院联网,可实现各项诊疗数据共享和远程会诊。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恒福路60号
本院拥有 99个科室, 281位医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始建于1993年,是广东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局直属的综合性省级中医医疗、科研机构,位于广州市恒福路60号,毗邻白云山和麓湖,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1000㎡,建筑面积20000㎡。全院专业技术人员9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多名,中级职称人员15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名,省名中医8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是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120)单位、医保定点三级甲等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香港大学实习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中医研究所之一。“文革”期间,省中医研究所解散。1978年5月25日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同意恢复省中医研究所,并将它作为广州中医学院附属科研机构。1985年3月15日,广东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省中医研究所定编30人,并改由省卫生厅直接领导。1986年初,省委正式批准并确定筹建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1987年12月,省中医研究所正式从省药物所分出。1990年,研究所在省计委、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在恒福路筹建综合大楼。1993年12月8日,恒福路综合大楼顺利完工,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正式开业。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间拥有恒福路总院外设一座分院和四个门诊部的大型三甲中医院。现医院开放病床1000多张,临床科室20多个,日均门诊量超过3000人次,“120”年出车3000多次,年住院病人20000余人次。医院拥有多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包括核磁共振(MRI)、64排螺旋CT、数字化血管减影成像系统(DSA)等大型仪器设备,开展了心血管等多专科介入诊疗技术及腹腔镜、宫腔镜等多项腔镜诊疗技术。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专病专科30多个。其中中医心病学、针灸康复学及中医药工程技术学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科、脑病科、骨伤科、肿瘤科、护理及临床药学等7个专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科。脾胃病、呼吸、内分泌、妇科、外科等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临床运用分期针刺疗法、中药药氧头皮针疗法、龙氏整脊手法、针刀疗法、活血伸筋洗剂外用、温经扶阳贴外敷等特色疗法及“中风复元口服液”等院内制剂,“环项七针”、“颈三针”、“腰三针”、“分期针刺法”等特色针法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拥有唯一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2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场地、2000多万元的科研设备及400多平方米的SPF级动物室。自1993年起一直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开发、生产、推广和应用工作,承担了相关科研项目百余项,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临床等效性评价、产业化关键技术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对723种中药配方颗粒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专利10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相关论文186篇,获得局级以上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培养专业人才200多名,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183号
本院拥有 107个科室, 290位医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地处广东省省会广州市,是国家重点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附属医院,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医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公医院,历经百年沧桑磨砺,2001年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由院本部、东院组成(院本部位于广州市中心越秀区,东院位于广州市东部黄埔区中心地带),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 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成就卓著 医院现有职工5869人,正高职称277人,副高职称513人、中级职称1158人;年门急诊量突破490万人次,开放病床2850张,年住院手术人数达7.18 万人次,出院人次达10.61万人次,病床使用率达95%以上,直接服务病人的范围从广州、广东走向华南地区,并辐射全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医院充分发挥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成功诊断、治疗和抢救了许多危重、疑难和罕见病例,如:成功开展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首例断趾再植手术;成功实施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成功实现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的诞生;成功施行三足婴矫正手术、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被评为2001年中国卫生界十件大事之一);成功实施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被评为 2004 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成功实施国内首例、世界罕见胸腹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手术;成功开展全球首例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术;成功施行国内首例最小年龄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国内首例母子亲体小肠移植术、国内首例在心跳不停的情况下切开心房取出癌栓术、国内首例双胎输血综合征宫内治疗术;成功救治华南地区首例、国内罕见巨大颌骨肿瘤患者;成功开展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发现全国首例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成功施行世界上年龄最小幼儿(17月)巨大腹主动脉瘤术;成功实施华南地区首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手术、亲属活体双肝移植术、国内首例保留胰腺器官簇移植术等,这些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医疗界填补了许多空白。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评审发布的2013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综合)中,医院位于全国前10名;在北京大学于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共19个专科)中,我院14个专科进入前15名,数量位列广东第一、全国第四。 教书育人为本,教学业绩斐然 医院是中山大学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医学本科40 %以上的临床教学任务及大量的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任务;代管中山大学麻醉学系、检验学系、影像医学系、康复运动医学系等 4个医学专业,对口管理澳门镜湖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等11个校外临床教学基地。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在职博士生导师155人,硕士生导师274人(其中基地医院硕导39人)。近十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梁力健)、宝钢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6人,省级名师 2人。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学客座教授、特聘教授80多名。在院研究生900多人,每年招收博士生约100人、硕士生约200人,其中部分为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留学生。医院目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外科学),精品共享课国家级2门(外科学和放射影像诊断学)、省级 8门(病理学、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和肤性病学)、校级3门(临床麻醉学、骨骼肌肉系统物理治疗学和麻醉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28个、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3个、进修基地13个,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个、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年均承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30多项,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近1100人。 学科设置齐全,专业设备先进 医院设有31个大科,100个专科,其中肾内科、普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和耳鼻咽喉科等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为全国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最多的单体医疗机构之一);拥有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麻醉科、妇科、产科、专科护理、病理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手外科、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肾病科、普通外科、烧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变态反应科、器官移植科、临床药学、医学影像科、骨科、医学检验科、神经外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居广东省内单间医院获评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之冠,并在全国所有医院中排名第四),妇产科、儿科、泌尿外科等28个省重点专科;且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广东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广东省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血管外科科研中心和广东省器官捐献研究培训中心等多个社会医疗组织均设于本院。医院拥有各类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和规模庞大的血液净化治疗中心、体外反博治疗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居亚太区第一,世界前三),为抢救治疗各种危重病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医院拥有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医用回旋加速器、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成像仪(MR)、全数字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DSA)、双探头发射性计算机断层系统(SPECT)、数字化X线胸片摄影系统(DR)、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电子彩色超声内镜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乳管内视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等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研成果累累,学术成就突出 科研成果累累,学术成就突出。近五年来,医院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呈逐年增长态势,共承担包括“十二五”国家科技计支撑计划(1项)、“863”项目(1项)、“973”课题(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优秀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重点项目(1项)、NSFC-广东省联合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卫生部行业公益项目(1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4项)等重大及重点课题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千余项,立项科研经费近3亿元;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共获得专利授权数2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并成为广东省专利管理试点单位;学术论文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数逐年增加,论文被引用数和SCI收录数位居全国医院前列,尤其是SCI论文发表数更是连创新高,2010年至2014年期间,我院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SCI收录论文共1500篇,其中2011年医院肾内科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收录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SCI影响因子为36.37;2013年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团队成果收录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SCI影响因子为25.1。目前医院拥有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和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在中华医学会中,拥有前任主任委员1人,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5名,各分会常委8名,学组组长2名,学组副组长10名;在广东省医学会中,拥有主任委员15人、副主任委员42人,充分展示了医院在国内、省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医院主办和承办有《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和《现代临床护理》8份国内有影响的医学专业杂志,且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瑞典等20多个国家的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主办10 多次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 品牌赞誉如潮,社会效益显著 近十年来,医院在注重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赢得社会的充分肯定与赞誉。医院于2001年获评为省百佳医院;2003年获评为广东省第八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省市抗击非典模范集体、全国科教文卫体工会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2004年获香港大公报等媒体组织香港市民投票评为“香港人最信赖的中国内地医疗机构”;2006年获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评为“省环保慈善单位”;2007年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检查评比中,名列广东省5家受检医院首位;2008年获评为“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获卫生部精神文明办公室等机构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联合会和中国医疗质量监督委员会评为“全国十佳亲民医院”;获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获广东省委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广东省教育工委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医院于2002、2007年均获广东省直机关行风评议团评为广东省行风评议“满意”单位;于2006、2007年连续2年获广东省总工会评为“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2008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小家”;2010年获中国医院协会创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专家组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获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获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0、2011年均获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三等奖;2011年荣获“广州十佳三甲医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7-2014年连续8年获得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评为“最受欢迎三甲医院”;2013年度“医疗服务创新先锋”奖、2012年和2014荣获中国医院协会“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百佳)”等称号。 此外,医院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医院所付出的努力,也赢得了新闻媒体和广大社会群众的好评,如2006年《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版刊发了我院《龙头医院平民情》等11篇专题报道,2007年《羊城晚报》刊发了我院《龙头医院平价医疗》等多篇专题报道,高度赞扬了我院在公益方面所作的贡献;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司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13年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质量安全情况年度评价报告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监测项目中,我院名列全国第一;2014年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次发布的《中国医院微信影响力指数排名榜》中,我院位列全国第三;2014年中国公立综合性医院社会贡献度前50名排行榜中,我院位列全国前五名。 岁月悠悠,春秋代序 中山一院作为百年名牌医院,历经数代人为广东省、华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卫生界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赏。而今,中山一院人将以百年院庆为新起点,携手社会各界人士,在新的百年征程上,继续秉承“崇德、敬业、求精、图强”的八字院训,肩负治病救人、教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改革与创新中,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公益医院的办院方向,不断深化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医教研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把中山一院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高水平教学和公益性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医学中心,为广东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奏响华彩乐章!
三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3号
本院拥有 103个科室, 383位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是一所“以西医为基础,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为优势,肿瘤学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于2006年开业,已开设52个专业科室,是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政府规划建设床位为2050张(其中肿瘤床位600张)。 学科优势突出,中西医结合疗效最佳 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脑病学、中医内科肾病学)、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科、风湿病科、推拿科、脑病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肝病科)、7个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肿瘤科、肝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针推康复科、治未病科、护理学)、3个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临床重点专病(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中西医结合肝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 医院大部分学科带头人均从南方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引进,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7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72人,博士生导师33名,硕士生导师68 名。国家名老中医药传承导师4人,广东省名中医6名, 广东省名老中医药传承导师1人,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导师5人。医院坚持“博采中西,厚德精医”的办院宗旨,坚持传承创新并举,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坚持多学科联合会诊使病人得到最优治疗方案,最终达到1+1>2的最佳疗效。医院已建成一批中西医结合医疗特色鲜明的专科和专病,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肝病、脾胃病等领域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同时建设有中西医联合查体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中心暨国家治未病中心、国家和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传统疗法与康复中心三大中医特色平台,同时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诊疗平台和设备。 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受欢迎的肿瘤科 2013年南方医院肿瘤团队成功植入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肿瘤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心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会长、广州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 于金明院士、陈可冀院士、余艳红校长、黄庆道会长、徐庆锋局长和李梓廉副局长等领导和嘉宾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揭牌.JPG 2013年8月,于金明院士、陈可冀院士 、余艳红校长(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徐庆锋局长等领导和嘉宾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揭牌 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其中客座教授8名(其中院士5名), 教授/主任医师1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6名,研究员2名,留学归国人员12名。现已建设肿瘤内科6个病区、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妇瘤科、头颈肿瘤外科等多个亚专科,可开展手术、放疗、化疗、介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各种肿瘤治疗。肿瘤中心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医院排名榜华南地区最受欢迎的肿瘤专科榜单。 牢记医者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作为一所在部队土壤诞生的新医院,自觉传承部队优良传统,继承红色基因,在履行使命和职责中展现社会担当。医院急诊科主任贺运河是省卫健系统“践行核心价值,弘扬大医精诚”的先进典型,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被媒体称为“拼命医生”和“雷锋医生”,医院成立了一支近100人的“贺运河学雷锋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积极参加“名医广东行”大型健康公益活动,连续四年足迹遍布29个市、县共举办了59场大型义诊、18场大型健康讲座、为3万余名基层群众健康把脉,并向基层卫生机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相关活动被国家卫健委评为“亮点创新奖”。组建科普讲师团,积极参与健康媒体的线上线下健康公益活动,并先后举办多场防癌宣传周大型义诊活动和名医大讲堂等抗癌科普讲座,为百姓普及防癌抗癌的科学观念。医院多次在第三方满意度评价中位列全省前列,2018年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评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先进单位。 2018年,3月是急诊科主任贺运河被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一周年,医院为大力弘扬“大医精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立了“贺运河学雷锋医疗志愿者服务队”。 医院地理位置优越,环境舒适宜人 医院地处广州市中轴线上,交通便利。医院大院是有着60年军队光荣历史的原广州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院内大树成荫,花团锦簇,小桥流水,独具岭南风格,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是广州市少有的花园式大院和医养结合的理想健康绿洲。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总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396号;昌岗分院: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73号;同福西门诊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同福西路223号
本院拥有 127个科室, 286位医生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宝岗丘旁的海珠区政府旁边,地处海珠核心位置。医院创立于190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和广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基本概况 医院有职工13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00多人,高级职称医务人员16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130多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 医院开放病床1000多张,有内科住院大楼、外科住院大楼、门诊大楼、影像楼、检验楼、办公楼等业务用房十几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烧伤整形科、中医科、五官科等共38个临床专科,8个医技科室和昌岗分院。并设有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临床药学研究室、中心实验室等临床科研机构。是全国临床药学试点单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点、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医院拥用“多功能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DSA)、“骨关节成像仪”,可多维成像的G型臂X线机及大型X光机、彩色B超、螺旋CT、ECT、MRI、乳腺机、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10万元以上的设备共250多台。专科介绍 医院学科齐全,重点专科优势明显,综合诊疗水平高。烧伤整形科是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广州市卫生医疗机构重点建设专项,也是广东省最大的烧伤整形治疗中心,曾三次创烧伤救治的全省记录。骨科是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建设专科、广州市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心,该科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较早开展了运动创伤医学的研究,在运动创伤的预防和救治方面处于国内前沿。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也是广东省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病区,设有独立的CCU病区。皮肤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是医院的特色专科。 医院设有独立的中心ICU病房,设计完全按国家规范化标准建设,抢救设施齐全。医院感染管理和用血管理规范。医院特需病房(VIP病房)可满足患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科研教学 医院坚持“科教兴医”战略,设有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临床药学研究室、中心实验室等研究机构,配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使得基础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效果显著。近5年来,我院承担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50多项,获得市以上科研成果奖十几项,在国际和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共300多篇。2007年,我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并获得了好评。医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研究生的培养已渐成规模。医院还承担了暨南大学护理本科的教学任务。广东省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梁季华 1985 年,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梁季华同志因其在护理工作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第30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是广东省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人。梁季华一生未婚,她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护理事业。2001年,她逝世后委托亲属将毕生积蓄的10万元捐献给医院作为医院护理事业发展基金,南丁格尔精神将永远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发扬光大。 医院秉承“服务民众,造福社会”的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像,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上不断进取,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次获“省百家文明医院”、“广州市先进集体”及“最佳服务单位”等光荣称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51号
本院拥有 277个科室, 690位医生
1903年 中法韬美医院 1951年 广州市工人医院 1969年 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1974年 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1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3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03年,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医院。2018年入选为广东省“登峰计划”首批单位、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2020年,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正式挂牌,2021年,大坦沙院区成为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承担着省市乃至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以及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广大群众信赖,享誉海内外。2020年,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2020年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我院排名全国第28位,呼吸专科连续12年专科排名第一。 目前,医院开设三个院区,包括沿江院区、大坦沙院区、海印院区,设有44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长江学者3人、珠江学者4人、广东省名中医2人等高级别人才。 目前,医院拥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个[内科学(呼吸病系)];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呼研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耳鼻喉科,器官移植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中医肺病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内科学,儿科学,外科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3个(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感染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学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临床护理,器官移植科);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与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 医院注重医学专业技能与医学人文技能教育,主要承办南山学院、临床医学一系的本科教学工作,设有内、外、妇、儿等23个教研室及24个住培专业基地,承担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成人教育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是国家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较完整的四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 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拓展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专科门诊服务等便民措施,通过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医院还大力开展帮扶工作,现与广东省百余家基层医院签订支持和帮扶协议,多次赴西藏等地区进行巡回医疗活动,主动参与海外医疗援助工作。同时,医院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活动,每年举办COPD日大型讲座义诊、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帕金森病友联谊会等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广泛传播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