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为血便的一种,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中医认为便血涉及多种病因,常见的有火毒上攻、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肝硬化、血脉瘀滞等,可根据临床证型进行治疗。
1、火毒上攻:多因过食辛辣、肥甘、温燥的食物,如辣椒、牛肉、羊肉等,湿热内蕴,热毒炽盛,耗伤津液,导致肠道风热,热毒迫血妄行,上灼肠道,迫血妄行,从而出现便血,多伴有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眼痛、鼻干、舌红苔黄等症状。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常用方药为黄连解毒汤加减;
2、湿热蕴结: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湿热之邪由表入里,蕴结肠道,导致肠道风热湿热蕴结成毒,热毒耗伤津液,从而出现便血,多伴有肛门灼热、腹痛、口苦、尿黄、舌红苔黄等症状。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为主,常用方药为葛根芩连汤加减;
3、气滞血瘀:多因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瘀血内阻,瘀而化热,热灼津液,从而出现便血,多伴有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头痛、胁下包块、舌质红、脉弦数等症状。治疗多以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为主,常用方药为血府逐瘀汤加减;
4、肝硬化:多因湿热蕴结,疏泄功能失调,导致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从而出现便血,多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脾肿大等症状。治疗多以疏肝健脾、凉血止血为主,常用方药为化肝煎加减;
5、血脉瘀滞:多因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从而出现便血,多伴有舌质紫暗、脉涩等症状。治疗多以活血化瘀、行气止血为主,常用方药为失笑散合丹参注射液。
中医治疗便血与痔疮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中医指导下应用,但应注意辨证论治,以免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