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与分型

首页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与分型

举报/反馈2023-08-02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分为典型登革热和隐性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皮疹、疼痛、淋巴结肿大等。

1、发热: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释放炎症介质,所以会引起机体出现发热的症状,多为高热,一般为39-40°C,较少患者会出现高热,但一般3天内体温会恢复正常;

2、皮疹:登革热病毒感染皮肤后,可能会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等症状,通常会伴有瘙痒的症状,皮疹会在1-2天内出现,然后呈向心性分布,由于皮疹的部位较广泛,可能会在胸、腹、背部等部位出现;

3、疼痛:登革热病毒会在局部刺激皮肤黏膜,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所以会出现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疼痛,一般疼痛部位比较固定;

4、淋巴结肿大:登革热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传播,所以会刺激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出现肿大、充血的情况;

5、其他症状:登革热病毒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如果侵犯到肠道,可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侵犯到肌肉组织,会导致肌肉酸痛、肌肉无力等症状。

如果出现登革热,建议及时去医院感染科就诊,由医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具体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多注意休息,可以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