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室详情

首页
首页 简介 专家 科室 指南 评价
脑病科

医生18位、主任医师7位

主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科室互联网影响力
759094总访问量
7主任医师
3患者评价
3昨日访问量
595科普文章
18科室医师
脑病科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成立于2007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的指导下,历经近十载风雨,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本学科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中医脑病诊疗体系和学科团队,目前已经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的中西医结合脑病重点专科。科室先后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中西医结合脑病重点专科、卫生部国家临床中医脑病重点专科。学科平台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神志病学重点学科和中医全科医学重点学科。科室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处理和解决神经科常见病、疑难病和危重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脑病科以中医药防治精神疾病及发作性脑病为重点研究方向。其中学科带头人唐启盛教授以中医药防治精神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刘金民教授以中医药防治发作性脑病为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带头人唐启盛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承王永炎院士,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北京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第十一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病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多家核心期刊副主编及编委。

在唐启盛教授的带领下,以全国、北京市、朝阳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为依托,建立了唐启盛教授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开展了中医药师承工作,继承和发扬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整理和总结了中医药防治脑病的学术体系和临床经验,培养了一批中医脑病临床骨干人才。所形成的学科团队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防治精神疾病创新团队,本团队多年来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方向,在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带领科室不断发展壮大。

学科带头人刘金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承王永炎院士,长期从事内科危重症,急性脑血管病临床工作,以中医药防治发作性脑病为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专科—中医脑病癫痫学科方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老年学会保健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有关中风病的临床研究,强调中风病超早期中医治疗方案,丰富了中医对中风病的研究内容。负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痫病临床路径》的培训及质量控制、《中医痫病诊疗方案》的解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痫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与释义。培养了一批中医脑病临床骨干人才,系统整理和总结了中医药防治发作性脑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防治脑病创新团队之一,学科带头人刘金民教授同时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痫病重点专科组长单位负责人。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所在团队对发作性脑病癫痫、眩晕、偏头痛等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科室现有床位50余张,医师1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现有各级护理人员12人。科室多名成员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学会的各专业学组任职。科室设备齐全,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中央监护系统、有创呼吸机、除颤仪、经颅多普勒、肌电图及诱发电位仪、康复组合训练系统、气压式循环、主被动康复踏车、等速训练系统、震动排痰机、步态矫形器等多种先进的神经科诊疗设备。

科室长期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新药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重点发展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北京市首都发展基金重大联合项目、首都中医药特色专项、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提升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项目资助,在脑血管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痴呆等疾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16部,发明专利1项,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27名、硕士研究生20名、师承人员3名,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科室以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精神疾病为特色。在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如:脑血管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痴呆、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偏头痛、癫痫、帕金森病、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脑炎、脊髓病变、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周期性麻痹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形成以下几个主要的专业方向:

脑血管病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中药化痰通腑法、针刺醒神开窍法与常规治疗相结合,对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脑血管病危重症进行抢救,在神经康复方面,运用中药外用、针灸、推拿、理疗与专业康复设备相结合,开展脑血管恢复期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疗效显著,形成了本科独特的诊疗方案。在血管超声诊断方面,采用TCD和颈动脉彩超开展血管狭窄、微栓子监测等检查,为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开辟了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治疗绿色通道,专业化卒中小组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价,给予统一规范、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神经精神疾病

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痴呆等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布了首个规范的中医诊疗方案和行业标准,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推广应用。从神经递质及受体、细胞信号转导、神经免疫、内分泌、神经功能影像等角度对发病机制和中药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进行了多项大样本、多中心的中医药临床试验,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临床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案,运用益肾调气法治疗抑郁障碍、运用补益心脾法治疗产后抑郁、运用疏肝清热法治疗焦虑障碍、运用益肾化浊法治疗痴呆、运用清热涤痰法治疗精神分裂症,不断开展理论创新和临床验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医神志病学重点学科,整理了以五神脏理论为核心的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在中医药防治精神疾病领域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

发作性脑病

针对发作性脑病癫痫、眩晕、偏头痛等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制订了相关中医诊疗方案和行业标准。从神经递质及受体、细胞信号转导、神经免疫、内分泌、神经功能影像等角度对发病机制和中药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提出了治疗难治性癫痫以疏风化痰为大法。从郁、风、痰论治的经验基础上,临床应用柴贝止痫颗粒辨证加减,对难治性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特别是以痰气郁滞为主证的癫痫患者,在控制患者痫性发作频率、提高总体疗效以及对中医症状学的改善上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逐渐显著。结合脑电图、核磁共振等先进检查,对各种类型癫痫开展准确诊断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针对顽固性病例,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段,在难治性癫痫的控制和防止复发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注重外感因素和痰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性眩晕)发作的重要影响,其中“外风致眩”学说丰富了眩晕的病因病机,提出了“祛风化痰”可作为VBI性眩晕急性发作时的治则。在此基础上临床应用“祛风定眩汤”治疗VBI性眩晕急性发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脑外伤后综合征主要症状以头痛、失眠、健忘等为主,病情多缠绵难愈,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通过对脑外伤后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证候学研究,结合王永炎教授的经验方,提出了脑正清颗粒加味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改善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头痛、失眠等临床表现。

睡眠障碍

开展了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运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失眠,睡眠行为障碍、发作性睡病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神经电生理

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学习了规范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开展了神经传导速度、针极肌电图、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技术,开展了神经电生理相关的科研项目,为神经肌肉病、癫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

神经肌肉病

开展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和肌肉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各种神经肌肉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和肌肉病的早期发现和中医药干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周围神经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面,运用中医药治疗痿病的治疗方法,在营养神经的同时,给予益气活血、清热利湿等治疗,能够很好的缓解肢体麻木无力症状。

神经免疫病

在神经免疫病领域,我们在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疾病的诊疗方面,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诊断、评估和治疗体系,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运用中药补益脾肾法和育阴降火法,对上述疾病的治疗和防复方面开展了一定的研究。

神经感染性疾病

在细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等神经感染性疾病领域,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采用中医药方法,从清利湿热、宣畅三焦、透达膜原的角度出发,优化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退热,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脑功能,减少癫痫、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症状等脑炎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综合疗效。

帕金森病及锥体外系疾病

开展中药温阳解郁法治疗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的研究,对于锥体外系疾病伴发的植物神经症状、抑郁及认知障碍进行有效的中药干预,对于改善锥体外系疾病的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全部
收起
脑病科专家全部医生
其它科室
健康资讯
同类科室推荐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