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9位、主任医师4位
详细介绍:外二科的前身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专业组,具有五十余年历史。 著名教授黄萃莛、张嘉庆、杜如昱、祝学光曾先后担任科主任。 为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加强医护的管理和专业人材的培养,于1998年1月正式成立外二科(胃肠外科),1997年以后,普通外科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再次按照专业特点划分为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乳腺外科中心、外科监护、微创外科等科室。于永祥教授担任胃肠外科的主任,王杉教授为副主任。 2003年王杉教授担任胃肠外科主任,叶颖江副教授担任副主任。2006年王杉教授任人民医院院长,叶颖江副教授担任副主任。 人员构成: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名,主治医师5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0名、 护士14名。
工作范围:
重点工作:胃肠道疾病(消化性溃疡、良恶性肿瘤)、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 兼治:肝、胆、胰、疝、阑尾、肛门直肠等普外科常见疾病
本科共有床位50余张,年手术例数600余例,其中大型手术300余例。 本病房以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较高的护理质量,密切的医护配合,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称号。 外二科全体医护人员愿以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态度、良好的医疗护理质量,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并祝愿各位患者早日康复!
特色诊疗
①腹腔镜微创手术为我科技术特色,目前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在我科全面开展,手术量已居北京地区前列,另外,腹腔镜切口疝和脐疝修补术也于我科率先开展,开创了中国北方腹腔镜疝修补的先河。
②胃癌新辅助化疗为我科另一学科特色。 由于胃癌对化疗中低度敏感,国内外的外科医生较少涉足晚期胃癌化疗,胃肠外科在全面推进胃肠道恶性肿瘤规范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外科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开展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使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降期降级,从而获得二步切除甚或根治的机会。 针对胃癌的新辅助治疗,国外开展较少,国内刚刚起步。
③痔的手术治疗我科较早引入肛垫下移学说,早在2002年就实行了国内较少单位开展的PPH手术,目前以其痛苦小、 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吸引了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众多患者前来慕名诊治。
④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质肿瘤,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组织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在王杉教授的指导下,我科在GIST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结合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⑤外科营养方面:在常规营养支持及治疗的基础上,胃肠外科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腹部外科手术病人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负氮平衡状态、 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等概念目前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在术后肠外营养制剂中添加鱼油脂肪乳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 肠外瘘是一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病人迁延不愈,医疗花费巨大,因此在治疗上也对外科营养支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科在国内著名专家的指导下,已成功治愈数名肠外瘘患者,标志着营养治疗的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⑥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 目前对肝转移灶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唯一能够使患者得到治愈的方法。 然而在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早期通常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若不坚持定期复查,只有到晚期出现肝区疼痛或肝功能失代尝时才能被发现,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 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或是经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可以选择其它治疗方法作为替代或辅助手术方法以提高病人的5年生存率。 常用方法有: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射频消融治疗;肝动脉插管栓塞化学治疗;其它辅助治疗如:冷冻治疗、 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门静脉栓塞治疗、超声波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免疫治疗等。 对于疗效各家说法不同,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诸多方法的合理选择和综合应用,将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