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21位、主任医师11位
详细介绍:
科室概况:放射科始建于1958年,1964年成立放射学教研室。现包括普通放射科、CT诊断中心、MRI室、介入导管室、介入病房,及放射医学教研室。湖南省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于2002年起挂靠我科。
技术势力:现有正式职工64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7名, 2名有博士后经历,博士学位6名,硕士学位19名。分为神经学组、五官与颈部学组、心胸学组、腹部学组、骨关节学组、小儿组、介入组与技术组。专业势力雄厚。心胸学组与介入组在全国同行中赏有较高地位,有中华心胸放射学会委员与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各一名。
仪器设备:有1.5T双梯度磁共振(MRI)、64层螺旋CT、双C臂DSA心血管造影机、全数字化平板DSA心血管造影机、遥控胃肠机、全数字化平板X线机(DR2台与CR3台)、干式激光照相机多台及计算机影像后处理系统等大型高级医疗设备。全科基本实现数字化。
影像诊断项目:每年完成X线、CT、MRI检查20多万人次。常规开展了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下肢静脉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数字化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DR双能量减影(DE)摄影,螺旋CT气管支气管三维成像、气管与血管CT仿真内窥镜(CTVE)、全身各部位的CT血管成像(CTA),包括冠状动脉SCT成像、冠脉钙化积分、肺结节定性评估与随访、肺功能评估、心功能评估、CT胆道造影成像、面颊部及骨盆等复杂解剖结构的CT三维(3D)成像、CT动态增强扫描、各部位MR血管成像(MRA)、MR胰胆管成像(MRCP)及各种MR水成像、脑功能成像、心功能成像、脑肝等实质器官的弥散加权成像与灌注加权成像等高新成像技术。
介入诊断与治疗项目:在全国较早成立介入病房,现有正规病床21张,每年完成介入诊断及治疗病人千余台次。已常规开展了肿瘤介入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子宫肌瘤、血管瘤)、血管介入治疗(血管狭窄扩张及支架置放、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等的介入治疗)、非血管介入治疗(腔道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椎间盘突出切割治疗、椎体骨折及病变的骨水泥成形术、鼻泪管支架置入术、实性肿块活检术、肝肾胰等各部位囊肿硬化治疗、输卵管再通术)等。
科研:在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方面与肝癌、神经、周围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基础研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近50万元。每年完成论文30多篇,累计发表科研论著近几400篇,其中SCI论著10余篇。拥有国家级、省部与厅级课题2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获专利4项。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20 余部。
教学:放射学教研室先后承担了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等多层次临床医学系教学任务。参编国家级教材2本,编写实习指导2本,主编或参编多本教学参考书。完成内部网络教学课件,带教学生近万人次,教学时数2万多学时。开设了《介入放射学》研究生选修课程。此外,完成了每年30多名进修生的教学和全院各科医师轮训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85年以来,培养研究生40余名,毕业研究生都已成为国内各大医院的业务骨干。
质控:科室成立了质控小组,湖南省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与湖南省临床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普通介入组挂靠在我科,使我科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质量得到了有力保证。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科已由传统的放射学发展成为集常规放射诊断、先进影像诊断技术及介入治疗于一体的具有远大前景的临床医学影像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