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存在一定的传染性,主要是由汉坦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出血热属于一种动物源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致病原为汉坦病毒,该疾病主要经鼠类排泄物传播,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密切接触者容易受到感染。此外,在密闭空间中长时间处于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中也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除了上述提及的主要情况外,如果患者在被啮齿动物咬伤或抓伤后未及时处理伤口,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使汉坦病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发出血热。
出血热的预防重于治疗,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与野生动物或不明来源的鼠类直接接触,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鼠类滋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