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心脏杂音、血小板减少、脾肿大和贫血,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心脏感染,需紧急就医。
1.发热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炎症,这些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时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发热通常出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阶段,主要影响血液循环系统的器官和组织。
2.心脏杂音
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脏瓣膜受损,当血液流经受损的瓣膜时会出现湍流,从而产生异常的声音,即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通常在心尖部或胸骨左缘听到,这是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心脏结构改变所致。
3.血小板减少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血小板破坏增加,进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现象。血小板计数下降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婴幼儿更容易受到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导致免疫细胞活化,释放出一些因子,如白介素-6等,这些因子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功能,使其寿命缩短并被巨噬细胞吞噬掉。
4.脾肿大
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引起脾脏周围血管栓塞,导致脾脏充血和水肿,进而引发脾肿大的现象。脾肿大通常会在左侧腹部扪及,是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5.贫血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脾脏肿大压迫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感染可能导致铁利用障碍,进一步加重贫血。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重症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贫血可能是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脾脏肿大压迫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而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
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等相关检查以确诊。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在护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时,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