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确诊检查,需要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确诊。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疾病,主要侵犯儿童。
1、流行病学史: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多见于五岁以下儿童,成人偶有感染,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或者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或者密切接触患者的物品、玩具等感染;
2、临床症状: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手、足、口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皮疹多呈红色小斑丘疹,位于口腔、臀部、肛门周围,还可出现疱疹,疱疹破裂后容易形成溃疡,此时疼痛比较明显。另外,还可出现发热、疱疹等,病程约10天,如果病情较重,可能会导致肺炎、脑炎、心肌炎、脑膜炎等;
3、体征:手足口病的患者可以出现发热、疱疹,皮疹多呈红色斑丘疹或丘疱疹,位于手心、脚心、臀部,在出疹期时可能会出现斑丘疹,周围有炎性红晕,本病痊愈后一般不会留有痕迹;
4、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提示处于急性期。在粪便中可以检测出病毒抗原,是诊断手足口病的重要依据。
如果家长怀疑儿童患有手足口病,可以根据上述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检查,由医生诊断。确诊后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要注意休息,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促进疾病好转。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