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内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基础上形成的小梗死灶,通常为直径小于1.5厘米的多发性微血管病变。
双侧腔隙性脑梗塞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部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进而硬化、堵塞所致。这些阻塞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经历头痛、眩晕、偏身麻木、偏瘫、失语等症状。其中,偏身麻木是因为大脑皮层受损,影响了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偏瘫则与运动区受损有关。
确诊双侧腔隙性脑梗塞需要进行颅脑MRI、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脑部状况。此外,血液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水平检测也是常规操作。治疗双侧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进一步的脑损伤并促进恢复。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以及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旨在控制血压和减少再次梗塞的风险。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高盐饮食,同时积极参加康复训练,以比较大限度地减少后遗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