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乳头状瘤手术后遗症可能包括复发、出血、感染、嗅觉减退、慢性鼻窦炎,这些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医。
1.复发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持续过度表达和活化,使细胞增殖失去控制,从而出现肿瘤样病变。肿瘤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和鼻窦。复发时可能会再次形成新的肿瘤组织。
2.出血
术后伤口未完全愈合可能导致血管暴露,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出血可能发生在任何切口处,但常见于鼻内窥镜下切除后的创面。出血量可从轻微渗血至大量喷射性出血不等。
3.感染
术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此时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引发炎症反应。感染多发生在手术切口周围,但也有可能扩散到其他部位,如肺部或颅内。
4.嗅觉减退
如果患者存在嗅神经损伤,则会导致嗅觉中枢受损,进而影响嗅觉感知能力,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此症状通常出现在术中对嗅黏膜造成直接压迫或损伤的情况下,其位置主要位于筛板下方。
5.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由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鼻窦黏膜长期炎症,这些病原体会刺激局部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炎症通常局限于一个或多个鼻窦,症状包括鼻塞、流涕、面部压痛和头痛。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头部CT扫描、内窥镜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口服化疗药物,或必要时的二次手术。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鼻腔卫生,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