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掉入输尿管通常是因为尿道狭窄或梗阻、膀胱颈梗阻、输尿管蠕动异常、输尿管痉挛、尿路感染等病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输尿管梗阻引起的并发症。
1.尿道狭窄或梗阻
当存在尿道狭窄或梗阻时,会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滞留于膀胱中,使膀胱内压力增高。
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引起输尿管壁肌肉收缩,从而将结石推送入输尿管。对于尿道狭窄或梗阻引起的输尿管结石,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
2.膀胱颈梗阻
膀胱颈部发生病变后出现梗阻,导致尿流受阻,此时膀胱内的压力会持续升高,进而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强,促进结石向输尿管移动。膀胱颈梗阻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解除梗阻,例如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经尿道膀胱颈激光切开术等。
3.输尿管蠕动异常
输尿管蠕动异常是指输尿管平滑肌运动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尿液流动受阻,增加结石移位至输尿管的风险。针对输尿管蠕动异常,可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4.输尿管痉挛
输尿管痉挛是由于输尿管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强烈收缩状态,若结石嵌顿于输尿管处,则容易诱发输尿管痉挛的发生。输尿管痉挛一般可以通过热敷、针灸等方式来缓解,也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5.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输尿管黏膜水肿和充血,易使结石移动。患者可以遵从医生指导口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建议定期监测并记录排尿习惯以及疼痛感,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