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黄疸性肝炎是什么肝炎

黄疸肝炎是指肝炎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巩膜、皮肤黄染等临床表现的肝脏疾病。

黄疸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胆红素主要由衰老红细胞在肝脏中分解产生,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胆管排出体外。当肝炎发生时,肝细胞受损,无法有效地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上升,形成黄疸。黄疸性肝炎通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尿黄、眼白变黄等现象。

黄疸性肝炎是什么肝炎

严重病例可能伴有发热腹胀腹泻等不适。

诊断黄疸性肝炎通常需要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肝功能测试(如ALT、AST、ALP)、胆红素测定以及病毒标志物检测(例如乙肝表面抗原)。超声波检查也可用于评估肝脏结构和功能。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性肝炎,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患者还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保肝药,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病情恢复。此外,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新的健康问题。

2025-03-25 10:07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