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以及贫血,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月经周期不规则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通常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导致激素水平不稳定所致。这些激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月经周期受下丘脑控制,其异常可导致月经来潮时间不固定。
2.经期延长
由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子宫内膜持续受到单一激素刺激而无周期性分泌期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进而出现经期延长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
3.经量增多
内分泌紊乱造成雌激素水平过高,促进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导致脱落时出血量增加。表现为每次月经期间出血量明显多于正常范围。
4.经间期出血
主要是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使子宫内膜发生部分剥脱,从而引起少量阴道流血的情况。这种出血一般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且出血量较少。
5.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铁储备减少,影响红细胞的合成,进一步加重贫血状态。贫血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针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贫血程度,同时进行盆腔超声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疾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