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并发症包括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凝血功能障碍和感染性休克,这些症状可能危及母婴健康,应立即就医。
1.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通常由妊娠期间子宫肌层薄弱导致,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宫缩过强或胎先露部下降受阻而发生撕裂。子宫破裂多发生在子宫下段,但也可能涉及子宫体部或其他部位。
2.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指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出血量≥500ml或剖宫产出血量≥1000ml。主要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导致的。出血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立即或几个小时之内,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甚至休克。
3.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中的有形物质如胎儿毳毛、角化上皮细胞、纤维蛋白原等被挤入母体血液循环,形成微血管栓塞,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羊水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冷、寒战、瘙痒和荨麻疹,这些症状可能伴有血压下降和急性肾衰竭。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液凝固系统异常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使止血过程发生障碍,增加出血风险。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状。
5.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由细菌、毒素或其他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所诱发,其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和释放炎症介质加重组织器官的损害。感染性休克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低血压、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等。
针对上述分娩期并发症,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以及实验室检测,如凝血功能测试来评估病情。
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管理,如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密切监测任何不适症状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