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15位、主任医师7位
详细介绍:与时俱进——初具规模的消化内科消化内科是内科的基础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近10余年来更是在李荣洲主任的带领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室多次获得医院先进科室、医院重点学科等称号。作为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团队,我们一向注重学科建设,并做到临床、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展内镜治疗技术,努力打造品牌效应,以微创技术解决有关消化科疾病。同时做好传、帮、带,保证了学科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内镜技术日臻完善内镜中心消化内镜作为消化科的特色诊疗项目,一直是我们科室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发展之后,内镜中心现有国际一流Olympus内镜主机5台,各种电子内镜24根。现全体医生已熟练掌握胃镜肠镜(早期胃肠癌的诊断、单人肠镜技术、经鼻胃镜、无痛胃肠镜、术中内镜、小儿胃镜等);并开展了大量内镜下治疗,包括: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放置空肠营养管、经皮胃造瘘术等各种诊疗技术。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一直是诊断胆管、胰管病变的金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综合性技术,是现代胆胰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ERCP技术具有侵入创伤小、痛苦少、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及很好的可重复操作等优点,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趋向,已成为众多胆胰疾病首选的诊疗方法。近年来,ERCP技术一直被作为衡量消化内科科室是否成熟的标志,我科室已经成功开展了大量ERCP治疗,每年达一百多例病人,可熟练进行一系列ERCP诊疗项目。因肝炎病毒或酒精引起的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既往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内科保守或外科治疗,往往效果较差或存在较多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0%。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VL(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S(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再出血率,其远期疗效不亚于脾切+断流术,我科内镜中心熟练已开展这一技术已多年。瞄准学科前沿动态瑞安一直是胃癌的高发地区,而胃癌肠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能够极大提高治愈率与5年生存率,通过对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同时结合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等技术可有效提高早癌的发现率。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作为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治疗技术,一直是我们内镜中心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EMR及ESD技术,可以对所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无溃疡糜烂的分化型黏膜内癌、小直径的各种分型的黏膜内癌、小直径的各种分型黏膜下层癌进行根治,同样具有创伤痛苦小、预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我科室现已掌握并熟练开展这一新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EUS(超声内镜)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影像诊断学方法,能为外科手术提供有力依据。这一技术也已蓬勃开展。标志着消化内镜中心水平的3个E技术(ERCP、ESD、EUS)我科室均已大量熟练开展。学科发展初具规模学科发展初具规模我院承担瑞安地区120万群众医疗保健和急救任务,同时还承担周边地区的部分医疗保健任务。消化内科现有固定床位59张,除门诊和病房工作之外,还兼管内镜中心工作。近10年来消化内科出院人数、门诊量、电子胃肠镜数,每年均保持15%以上的增幅。2012年出院人数1830余例,完成门诊量近7.6万、胃肠镜35500余例,各种内镜下治疗近2000例。作为医院首批重点扶植专科,科室承担温州医学院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2012年共有各类课题立项10余项,发表国家一、二级论文40余篇。科内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硕士3名,在职就读硕士2名。几年来,科室经过发展也逐步确立了"以医疗质量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桥梁、以科研工作为导向"的科室发展思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消化内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将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加快发展,必定能够继往开来,迎来生机勃勃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