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的症状有所不同,但都可能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腰骶部疼痛和疲劳,因此,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下腹痛
慢性盆腔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炎症可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当受到刺激时会引起下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急性盆腔炎由于炎症因子刺激也会出现下腹痛的情况。这两种疾病的下腹痛都可能集中在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区域。
2.发热
慢性盆腔炎患者长期存在下腹坠胀感、腰部酸痛等不适症状,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引起发热的现象。
急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炎症会刺激机体产生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升而引起发热。上述两种疾病所引起的发热通常为低至中度热,且可能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
3.异常阴道分泌物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阴道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侵袭,可能导致宫颈黏液变质,形成异常白带。急性盆腔炎时,炎症细胞刺激宫颈腺体过度分泌,也可能会出现异常白带。异常白带通常呈黄色或绿色,质地浓稠,可能伴有异味,主要出现在阴道和外阴部位。
4.腰骶部疼痛
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都会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引发腰骶部疼痛。腰骶部疼痛一般为持续性钝痛,有时可放射至臀部。
5.疲劳
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均会引起全身不适,如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进而导致身体虚弱、乏力。这种疲劳感可能是由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可能伴随有精神萎靡不振、失眠多梦等情况。
针对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血液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类型。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休息,同时还要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