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盆腔炎可能是由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上行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或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上行感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导致的,若患者存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则会导致炎症因子刺激宫颈黏膜,进而诱发盆腔炎。针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通常包括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
2.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正常菌群失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过度生长和定植,从而增加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风险。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未及时治疗时,炎症可能会向上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组织发炎,形成盆腔炎。对于由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应停用广谱抗生素并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进行治疗。
3.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减弱,易受假丝酵母菌侵袭而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进一步发展为盆腔炎。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免疫功能低下所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关键。可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增强身体抵抗力。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可提供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的环境,因此容易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此时由于阴道内糖原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生长,所以会出现白带增多的情况,且呈豆腐渣样改变,同时伴有瘙痒的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上行感染出现盆腔炎。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
5.激素水平变化
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阴道内的微生态环境,使假丝酵母菌易于滋生,从而增加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风险,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则会引起盆腔炎的发生。针对由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症状,如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及宫颈涂片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和及时发现其他潜在的问题。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