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1.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肢、肩背部,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通常由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局部心肌坏死,多为长时间的心绞痛发展而来。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有濒死感,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满足机体需要,此时心肌细胞因长期缺血缺氧损伤,收缩力下降,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重症可能导致肺水肿、肝肿大、腹水等。
4.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急剧减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血液灌注量不足,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尿量减少、皮肤湿冷等情况,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5.猝死
猝死往往发生于心脏病患者,其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无法向身体其他部位供应血液和氧气。猝死会导致器官功能迅速衰竭,造成性的伤害甚至死亡。
心肌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如心电图、血脂检测等。以预防为主,避免吸烟、控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