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是由致病微生物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并附着于心脏内膜表面所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些微生物在心内膜处繁殖,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导致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赘生物。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心脏
杂音增强、贫血、皮肤苍白、呼吸困难以及下肢水肿等。由于赘生物的存在可能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而引发上述临床表现。
诊断心内膜炎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超声心动图、血培养和血液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和瓣膜功能障碍;血培养用于鉴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血液学检查可评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心内膜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联合手术干预的方式。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针对革兰阳性菌感染,而万古霉素则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药物选择需依据致病菌种类和敏感性测试结果。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共用的剃须刀或其他个人用品,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同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