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结核药一年后可能面临药物耐药性、肝功能损害、听力减退、视神经损伤和骨髓抑制等危害。
1.药物耐药性
长期使用特定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后续治疗效果。耐药结核病治疗难度增加,需调整治疗方案,延长治疗周期。
2.肝功能损害
某些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肝脏炎症或纤维化,导致转氨酶升高和黄疸。
严重肝损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伴随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症状。
3.听力减退
某些抗结核药物具有耳毒性,可造成内耳毛细胞损伤,引起感音性耳聋。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确诊后应立即停药并接受专业评估。
4.视神经损伤
有些结核药物会影响视神经的功能,导致视力模糊或其他视觉障碍。若视神经受损严重,可能会失明,需及时眼科会诊。
5.骨髓抑制
长时间服用抗结核药物会导致白血球减少,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感染易感性和疲劳状态,需要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结核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及身体变化,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建议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休息,有利于降低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