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萎缩、胆囊癌变风险、胆汁淤积性肝病等情况下,为了防止病情进展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
1.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由胆固醇过饱和和胆囊功能障碍引起的,当结石堵塞胆囊管时会导致胆囊炎。这可能导致右上腹疼痛、恶心和呕吐。对于慢性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如果出现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胆囊。
2.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
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是由于胆囊壁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增厚,此时胆囊失去了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的发生。针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通常建议采取胆囊切除术来彻底消除炎症源,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3.胆囊萎缩
胆囊萎缩是指胆囊体积缩小,可能由慢性炎症引起,可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进而诱发胆囊炎。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胆绞痛、黄疸等临床表现。对于胆囊萎缩的患者,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一般也需要通过胆囊切除术来进行治疗。
4.胆囊癌变风险
存在胆囊癌变风险是因为慢性胆囊炎中的胆囊黏膜长时间处于炎症状态,容易发生细胞异常增生,增加癌变的可能性。为降低癌症风险,有必要定期监测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如胆囊切除术。
5.胆汁淤积性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中,胆汁分泌不畅,胆囊需要更多地收缩以帮助排空胆汁,久而久之会导致胆囊受损,易继发感染形成胆囊炎。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合并胆囊炎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的同时,还需考虑行胆囊切除术。
针对慢性胆囊炎,建议患者遵循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有助于减轻胆囊负担。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利胆药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