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硬化的病变特点是肝脏结构经过炎症、纤维化、失代偿期等过程后发生弥漫性结节形成和门脉高压。
肝炎肝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如长期酗酒、病毒感染等。这些因素引起肝细胞反复破坏与修复,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硬化时,肝脏组织被广泛纤维化所替代,导致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假小叶形成,肝脏功能逐渐丧失。肝炎肝硬化伴随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脾脏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可以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以及嗜肝病毒核心抗体IgG和IgM。超声波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可显示肝脏大小、形态、回声强度异常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肝活检来确定是否存在肝硬化及其程度。肝炎肝硬化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常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以及利尿剂螺内酯、氢氯噻嗪等以减轻腹水积聚。
患者应避免酒精摄入,减少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