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运动训练发展为既定的循证治疗策略,其可通过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延缓疾病进展。运动带来的益处很多,但剧烈运动会对机体造成一定损害。那么,运动相关肾损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一、运动相关肾损伤定义
由剧烈运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被定义为过度运动或训练导致的急性肾脏病变,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电解质紊乱以及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等相关症状。大多数情况下,上述症状短时间内可缓解,不会引起严重的肾脏病变,但在一些特殊人群,如竞技运动员和高强度军事训练人群中,肾损伤的发生风险增高,严重者可能导致全身多脏器衰竭。剧烈运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临床表现包括运动数小时内出现剧烈腰痛,伴恶心、呕吐等,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典型特征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二、运动相关肾损伤的发病机制
1.肠道通透性改变:剧烈和持续运动会导致肠道血流量减少和肠道通透性增加,细菌内毒素可能进入血液,触发促炎细胞因子释放,造成多器官衰竭及精神行为异常,如运动性中暑。
2.细胞分解产物及细胞因子的作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其发生与肌肉损伤、机体体温突然改变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骨骼肌纤维分解,有毒的细胞内容物及肌红蛋白等物质渗漏入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到达各个器官,造成各器官和系统的损伤。
3.糖摄入量的作用: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者高强度工作后,往往需要补充大量糖分,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含糖饮料补充能量。然而摄入含糖饮料会加剧肾损伤,其机制主要为激活了多元醇途径导致局部三磷酸腺苷耗竭、氧化应激、趋化因子释放和尿酸生成,这些促炎因素进一步加剧炎性因子对肾脏的损害。
4.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均可激活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在增加肾小管代谢的同时降低肾小管血流量。
5.热相关脱水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大量临床证据表明,血尿酸升高为患者死亡、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运动相关肾损伤的防治措施
01.补水与降温
采用主动降温措施,包括减少热辐射,避免在炎症的夏季中午或者阳光直射下进行体力活动或尽量在阴凉处活动。在室内场所进行体育运动时,则在一定温度和湿度内使用电风扇,通过提高运动场所的气体流动速度来降温,以及降低空气温度和湿度,例如使用空调等。研究表明,提供适量的水、休息时间和阴凉等保护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高温下活动人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程度,有利于维护人们身的体健康。
02.减少饮用含糖饮料来补充糖分
高温环境下运动期间或之后饮用含糖饮料可能通过增强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和增加多元醇途径引起急性肾损伤。研究表明,高温环境下,在运动期间或之后饮用含糖饮料并不能补充水分。因此,需减少运动期间或之后此类饮料的摄入。
03.减少使用解热镇痛消炎药物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证明 ,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在马拉松比赛中使用布洛芬的运动员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其机制可能为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环氧合酶,从而防止花生四烯酸分解为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有助于肾血管扩张,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则可导致肾脏血流量灌注减少,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因此,应尽量减少使用此类药物。
04.科学适当的运动
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运动方案,缩短高强度运动、极量运动的持续时间,避免反复、长时间进行同一项目的训练,提倡穿插进行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训练项目。加强运动前尤其是高强度运动前的适应性训练,一般先从热身运动做起,待身体适应周围的温度、湿度及运动状态后,再逐步延长训练时间、提高强度、耐热能力等,循序渐进。良好的适应性训练能延缓和减轻横纹肌损伤,降低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