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23位、主任医师15位
详细介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学科于70年代创建,在其奠基人--我国著名的血液学专家,国际肿瘤诱导分化治疗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振义教授的推动下,于1987年,在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和二医大病理生理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为王振义院士。1996年起至今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和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研究员担任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研究员、欧阳仁荣、王鸿利和沈志祥教授任副所长。
经过多年的努力,瑞金医院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和血液科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下的血液学临床诊断、治疗综合体系在总体学术水平上达到了国内前列,成为国际著名的临床血液学中心,先后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国家教育部国家医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和上海市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
(1)白血病治疗学 "中国学派" 的开创
1986年在王振义院士的倡导下,在国际上首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使APL的完全缓解率达90%以上。这种令人震惊的临床实践成果被认为是世界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4年起,在国际上率先启动了对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人类肿瘤的现代实验研究。在验证As2O3治疗APL的有效性的基础上,在国内外率先报道了As2O3的药代动力学,并证实As2O3可作为复发性和难治性APL的首选药物,使复发APL的二年无病生存率达到42%。最近又率先在国际上提出ATRA联合As2O3治疗APL新概念,它不但提高了APL患者在分子水平的缓解率,而且明显减少了疾病的复发。这些成就取得,使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凋亡成为国际癌症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被国外学者称为一场"中国革命"。由于ATRA和As2O3均能特异作用于融合基因产物,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建立了靶向治疗的学说,故被称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中国学派"。
(2)较完整的血液病综合治疗体系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学科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目前有正式床位110张,并有一流的骨髓移植病房,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血液病综合治疗中心。在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和溶血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形成了特色。全年血液科病房可收治初发急慢性白血病200多例,初发恶性淋巴瘤120多例,以及其它各种血液疾病。每年病房收治病人数达2500-3000人次,每年门诊诊治血液病患者约24000人次。
(3)先进的血液学诊断体系
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 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整的白血病MICM诊断体系。目前开展的检验项目有: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染色、 细胞遗传学分析、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融合基因重排、白血病残留微小病灶检测、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实时定量PCR、骨髓干细胞培养、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等,建立了相应的质控系统,在上海乃至国内都具有重要地位。
血栓与止血的诊断体系 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必须要依赖实验室检测。中心目前已有100余项实验指标,其中有40余项在国内率先开展和应用的,近30项是中心自行建立的。早在50年代,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血友病的诊断方法,诊断了中国第一例血友病A患者,并在国内首先建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β-血小板球蛋白(β- TG),血小板第4因子(PF4),凝血因子Ⅷ/Ⅸ促凝活性(F Ⅷ:C / FⅨ :C)等等40余种止血与抗凝因子测定的方法学,并向全国推广,为诊断出、凝血和血小板相关疾病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建立起完善的血友病A、血友病B携带者及产前诊断体系,通过直接检测基因缺陷或通过遗传连锁分析,使血友病A、血友病B的携带者及产前诊断的可实施率提高到95%以上,随访准确率达100%。另外,在血栓病的诊断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诊断体系。
(4) 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承担了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其它国内科研项目共125项,建立了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研究室,从事白血病,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等发病原理和治疗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并且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密切联系,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重大成果,其中就包括用维甲酸和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
与苏州、杭州等地的协作单位共同努力,规范化地收集、整理白血病标本,已初步形成了华东地区的白血病资料库。与美、英、法、日等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多家血液学研究中心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纽约西奈山医疗中心的Samuel Waxman 癌症研究基金会合作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上第一个专业化的肿瘤诱导分化中心,成为中美在白血病和癌症研究领域互利合作的一个典型,受到《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的高度评价。此外,中心与与莱士血制品公司合作建立"瑞金-莱士血友病诊治中心",与世界血友病联盟合作成立"国际血友病联盟上海诊疗中心"。与法国科技部合作,建立了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
(5)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成果
中心有开创白血病治疗学"中国学派"的、德高望重的国际肿瘤诱导分化治疗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有在白血病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做出国际一流科研成果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研究员,有世界杰出女科学家之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研究员,有我国最年轻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陈国强研究员,有中华血液学会常委、上海血液学会主任委员、血液学专家沈志祥教授,有在血栓与止血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血液学专家王鸿利教授等一批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作为学科带头人,为中心赢得了崇高的学术地位,并由此创造出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学术氛围
1987年以来,中心在包括《Nature》、《Science》、《PNAS》、《Lancet》、《Blood》等在内的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05篇,引证率超过4000次。获得包括国家863、973等重大课题在内的国家级和省市级研究课题125项,总计研究经费超过2亿元,并获得国际上以及国家级和省市级各种科研奖项38项。出版学术专著38本,主编38本,参编50本。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白血病诱导分化、促凋亡治疗》《白血病MIC》《人类基因组》《血栓性疾病进展》学习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学员。召开了多界国际肿瘤诱导分化治疗学术会议。
学科发展与人才梯队建设现已呈现良性循环。仅从1996年至今,已培养硕士生94名,博士生50名,博士后3名。中心已有四名中青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入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获"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市科委"启明星" 资助,2人获国家教委"骨干教师计划" 资助,2人获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 资助。从国外吸引优秀中青年科研人员5名,形成了年龄和知识结构均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