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8位、主任医师3位
详细介绍:
核医学科市南院区科室介绍
1、学科概况
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60年,是国内创建核医学科室最早的单位之一。1961年开始临床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并自1964年开始承担青岛医学院核医学教学工作。1980年核医学大楼建成后,学科规模由原来的同位素室扩大成为核医学科,专业分为功能检查、脏器显像、放射性核素治疗三大部分。1994年核医学专业被批准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6年又被批准为放射医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同时承担了省内核医学医师、技师、护理专业人员的进修培养任务,输出了大量的核医学专业人才,对山东省核医学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人才梯队
目前,核医学科拥有医师1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医院终身医学专家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人,拥有主管护师1人,技师2人。核医学科目前人才配置合理,学科带头人专业水平突出,在核素诊断与治疗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医院终身专家及医院返聘专家言传身教,年轻医师积极进取,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近年来吸收影像与核医学专业及临床专业人才多名,为核医学科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3、专业特色
l检查项目
全身骨显像
肺通气/灌注显像
双下肢静脉显像
肾动态显像
肾静态显像
131碘全身显像
甲状腺静态显像
甲状腺动态显像
甲状旁腺显像
唾液腺显像
骨髓显像
肝胆动态显像
肝门脉系统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心血池动态显像
淋巴显像
前哨淋巴结显像
131碘-MIBG显像
全身OCT阳性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脊液多时相显像
异位胃粘膜显像
胃肠道出血显像
SPECT/CT融合显像
骨密度测定
14碳呼气试验
吸碘试验
l治疗项目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癌术后131碘清甲、清灶治疗
89锶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β射线敷贴治疗血管瘤等皮肤疾病
131碘-MIBG治疗嗜铬细胞瘤
32P治疗血液病、关节腔积液、恶性胸腔积
4、医疗技术
核医学科目前拥有大型先进的进口设备ECT二台(SIEMENS T16 SPECT/CT 一台,GE Millennium VG Hawkeye SPECT/CT一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 (DPX)一台及澳大利亚生产的锝气体发生器各一台,检查质量进一步提高。
目前,核医学科年门诊量10000余人次;每年开展以骨骼、肺、肾、甲状腺、肝脏、心脏等脏器多种疾病显像检查12000余人次,131碘治疗甲亢300余人次,131碘治疗甲状腺癌近600人次,β射线敷贴治疗血管瘤500余人次。自1962年以来, 131碘治疗甲亢共10000余人次,甲状腺癌术后131碘清甲、清灶6000余人次;32磷治疗各种血液病约300例。自1993年以来开展153Sm-EDTMP和89Sr治疗骨转移近4000人次,同时还开展了131I-MIBG治疗甲状腺髓样癌转移灶。2000年又开展了术中及B超、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等核素治疗项目。
5、科研教学
市南院区核医学科与崂山院区PET-CT中心目前共同承担青岛市大部分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及青岛大学医学院各专业的核医学教学工作,现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及放射医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累及发表硕士学位论文100余篇,教学论文4篇。近3年来,本学科突出了以肿瘤核素诊断及各种疾病核素治疗为特点的研究及诊疗方向。目前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2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副主编、参编全国医药院校本科生统编教材及医学专著10余部。
6、就诊指南
(1)科室位置市南院区:同位素楼1楼
(2)咨询电话市南院区:82911534
7、检查注意事项
(1)请准时按预约时间进行检查,ECT检查耗时且有时需多时相检查,请您理解和配合,若患者较多不能按时进行检查,请您耐心等待;
(2)注射显像剂后,请在规定地点候诊,不要随便走动,以免影响他人;
(3)进机房检查前,请取下手机、首饰、钥匙及其他金属物品,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围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止行ECT检查;
(5)骨显像:不禁食,注射显像剂后多饮水、多排尿,排尿时防止尿液污染衣物、皮肤;注射2-3小时后做检查,检查前排空尿液,如不能排空尿液会影响检查结果;严重骨痛者请准备镇痛药;
(6)心肌显像:检查前一天停服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禁食4小时以上,注射显像剂后吃油煎鸡蛋2个和鲜牛奶1-2袋(请自备),注射后1-2小时做检查;
(7)肾脏显像:不禁食,检查前半小时饮水300-500ml;
(8)肝胆显像:禁食4-6小时,小儿患者必须由家属陪同,如患儿不能配合检查,请提前准备镇静药物;
(9)甲状腺静态显像:空腹检查,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碘制剂或用过含碘X线造影剂等可影响甲状腺对131碘的摄取,从而影响检查效果;
(10)肺通气/灌注显像:必须由家属或主管医师陪同,重症患者必须由主管医师陪同,携带氧气袋;
(11)淋巴显像:无需特殊准备;
(12)异位胃粘膜显像:禁食4小时以上,检查前停用过氯酸钾、水合氯醛、阿托品、钡剂等,小儿患者必须由家属陪同,如患儿不能配合检查,请提前准备镇静药品;
(13)消化道出血显像:检查前停用止血药;
(14)唾液腺显像:检查前禁用阿托品和过氯酸钾等药品;
(15)131碘全身显像:检查前洗澡、更换衣物;
(16)131碘-MIBG全身显像:检查前清洁肠道,洗澡、更换衣物;
(17)14碳呼气试验:停用抗生素和铋剂至少30天;停用硫酸铝和质子泵抑制剂至少2周;禁食至少4小时;
(18)吸碘试验:停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2-4周;停用含碘药物(如复方碘溶液、含碘的造影剂等)2-8周;停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如甲状腺素片、抗甲状腺药物等)2-4周;
(19)其他ECT检查不明事项咨询预约台或当班医师;
(20)报告时间:一般情况不超过24小时,周末顺延,特殊情况由当班医师通知。
核医学科PET/CT中心介绍
1、学科概况
PET/CT中心组建于2010年4月9日,PET/CT显像于2010年11月正式开始临床应用。6年来,我院正电子核素显像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核医学科和临床肿瘤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社会效益良好。
PET/CT显像仪是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X线计算机断层(CT)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统,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也是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成像技术。目前,完成检查1.5万余例,且85%以上受检者为临床肿瘤患者。2015年检查量突破3000例、2016年检查量近4000例。到2015年,总的诊断准确度为92.15%,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诊断水平。
通过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建立了“咨询-预约-问诊-检查-报告-解析-随访”的工作流程,通过与患者或家属及临床医师沟通,合理管控“期望值”,科学遵循适应征,取得“一好二满意”的业绩,即设备运行好、患者及家属满意、临床医生满意。
2、人才梯队
目前全科11人,包括诊断、护理、技术(采集和高能物理师)和化学合成等四方面的人员。其中诊断医师6名、显像剂生产合成人员2名、技师1名、护士2名。6名诊断医师中正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4名、住院医师1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学位4名。
科室正电子核素显像人才实力雄厚。科室具有青岛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专业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与分子影像学组委员1名。青年医师素质高,具有国外进修学习经历1人、国内著名高校博士毕业2人、能够承担留学生外语教学5人,全部青年医师的肿瘤代谢显像诊断能力突出。
3、专业特色
分子影像技术是精准医学的三大技术之一,PET/CT显像是融合影像和分子影像的典型代表技术之一。PET/CT中心引进的美国GE公司Discovery VCT PET/CT,是青岛地区第一台,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台配置64排128层VCT和达到8.5kcps/kBq高系统灵敏度PET的高端联合扫描仪。与同类设备相比,其优势在于:①明显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与其他机型相比,正电子药物用量降低50%、CT辐射剂量降低40%以上。②图像质量好。采用了全新的可变层厚扫描技术,VUE Point HD优点重建技术及GE公司独有的Motion free运动伪影消除技术,使图像质量得到了保证,从而达到精确定位和准确诊断。PET/CT显像在肿瘤诊断、术前分期、疗效评价与监测、高危人群肿瘤筛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医疗技术
PET/CT能早期诊断肿瘤等疾病。PET/CT可以在肿瘤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和形态变化前,即可发现其他影像学不易发现的微小病灶。
PET/CT一次检查即可快速获得全身影像。可直观的看到病变在全身的受累部位、分布情况,对肿瘤分期准确,不易漏诊。
PET/CT可以实现医学影像诊断的“四定”。即“定位、定性、定量、定期”:发现病变、明确部位;鉴别良恶性;定量分析并准确确定疾病的发展阶段。
PET/CT检查性价比好。PET/CT一次检查费用虽然较高,但只要严格把握适应征,和它所取得的效果比,其最终结果可以为广大病人节省约20%~30%的费用。
PET/CT检查安全无创。如高危人群的健康查体。在有条件情况下,40岁以上的成年人、工作压力大、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致癌物质接触史的高危人群,可应用PET/CT健康查体。
PET/CT脑功能显像。可做难治性癫痫灶的定位诊断等。
5、科研教学
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影像系、留学生及研究生的《核医学》理论授课和实习教学,年度理论授课26学时。PET/CT中心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核医学)和放射医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6名。成功举办了《PET/CT临床应用和诊断新思维》国家级2届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4届。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完成市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SCI论著3篇(最高影响因子5.731)和SCI病例报告3篇、中华级论文5篇及核心期刊论文10篇。副主编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核医学》、主编《颅脑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版)》。学科负责人兼任国家级及省、市专业学位职务和《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委会编委。
6、就诊指南
(1)科室位置
崂山院区门诊2楼PET/CT中心(崂山区海尔路59号)
(2)咨询电话
0532-82913399(电话预约)、829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