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8位、主任医师2位
详细介绍:
肝胆外科前身为普外科的肝胆外科专业。2000年与血管外科专业共同组建肝胆血管外科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学科整体水平目前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是山东省东部肝胆外科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成为省级“肝胆外科基础与临床新进展讲习班”继续教育基地,在2002年和2005年被确定为青岛市重点学科。
科室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具有强大的科室凝聚力。严格的术前讨论制度、疑难重危病例讨论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科室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了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把握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吸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确保了科室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探讨新形式下的医患关系,以及与病友交流的艺术性探讨等丰富了科室建设的内涵。
学科带头人吴力群教授担任青岛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附院外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青岛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和器官移植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腹部外科、肝胆外科杂志、山东医药等专业期刊的编委。并获青岛优秀临床医学专家、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青岛市著名好医生等称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冷希圣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受聘为科室首席医学专家。
借助于医院的迅速发展,科室与国内外相关科室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提倡请进来,走出去,为病人获得高水平的诊治,以及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2007年8月24日,国际著名的肝脏外科专家、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在我院的手术示教使我们亲身感受到著名专家高尚的医德、精干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我院首席医学专家黎介寿院士、冷希圣教授对科室的经常性查房和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我科的学科发展。以我科为主、每年一届的“中韩外科论坛”,双向互访,年轻医生的互动性培养,扩展对外交流模式。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病人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了41.1%和11%;与相关科室协作,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等使肝癌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2000年在院领导和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实施了山东省首例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由各相关科室组成的团结协作的肝移植团队。罕见的2例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弥漫性门静脉内血栓形成)获得成功救治,肝移植术后几乎免疫耐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标志着我院肝移植水平进入先进行列,并于2007年获得卫生部首批器官移植准入单位。 通过对胆管癌(包括肝门胆管癌和胆总管癌)肿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肝胆管结石与肝胆管结石与肝胆管癌的病程与癌变的规律的探讨,已形成一套对其行之有效的手术原则和辅助治疗原则。
我科是我院微创技术开展最早的单位之一。积累了腹腔镜下各类手术的丰富经验,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肝叶切除、脾切除、阑尾切除,等。全科绝大多数医生均已掌握此项微创技术。
具有我院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极大地提高了胰腺炎的治愈率,并明显地降低了医疗费用;近年开展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ICU监护,维护器官功能”的个体化治疗的策略,以及肝胆胰脾等疾病并发的各种瘘的诊治等有独特的见解和诊治手段。率先改进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的术式,有效地降低了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通过对胰腺癌的系列研究,胰腺癌的规范化切除、晚期胰腺癌的内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重视胰腺良恶性肿瘤的综合鉴别诊断,早期诊断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腹腔内巨大肿瘤和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是我科特长之一。经腹膜外途径切除腹膜后肿瘤等的临床研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病因、或出血、脾功能亢进等的外科治疗,如肝移植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门腔分流术、单纯脾切除术等,特别是对非肝移植的手术,强调保护“自然分流”的理念,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科室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而且团结协作的护理队伍,对肝胆外科各种疾病及肝移植的护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成功护理,标志着我院肝移植护理水平已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护理人员本科学历比例已达到33%,近年来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科室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目前,科室医生博士学位的比例已达38.5%,另有在读博士2名。科研工作是科室发展的根本。目前,全科承担省市科研立项课题1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在研项目经费达40多完元,已形成了基础与临床的系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