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疾病,通常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3-5天左右可以自愈,但是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患者症状较轻,没有出现严重的高烧、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通常可以自愈,不必特殊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注意护理,注意休息、避免抓挠,同时注意隔离,以免传染他人即可。
但如果患者免疫力较低,且手足口病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高烧、嗜睡、头痛、呕吐,以及肢体抖动、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一般无法自愈,需要及时就医。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水泡破裂,出现溃疡,甚至导致脑炎、肺水肿等疾病的发生。
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注意休息,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苹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发热症状,可以通过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退热,如果体温超过38.5°C,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