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药物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水肿、肝脏损害和血液凝固异常等副作用和危害。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长期心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引起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可能由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房或心室传导异常所致。可能导致心跳过快或过慢,严重时可引发晕厥、意识丧失等。
3.水肿
水肿通常是因为心力衰竭导致体液潴留,使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可表现为体重增加、下肢浮肿、尿量减少等现象。
4.肝脏损害
肝脏损害可能是某些治疗药物对肝脏细胞的毒性作用引起的。可引起肝酶升高、黄疸等问题,严重者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5.血液凝固异常
血液凝固异常可能因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抗凝治疗而发生。这会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在手术后或其他创伤情况下。
建议定期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如电解质水平和肾功能,以评估潜在的电解质紊乱或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