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腹症通常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腹部压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严重的疾病进展,应立即就医。
1.腹部疼痛
外科急腹症常见的病因包括胃肠道梗阻、炎症、穿孔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胃肠平滑肌痉挛、脏器壁增厚、组织坏死等,进而引发腹部疼痛。腹部疼痛可能来自胃肠道、胆道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位置,其性质可为绞痛、钝痛或剧烈锐痛。
2.恶心
恶心是机体对于某些刺激性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如手术后创伤引起的内源性物质释放和神经反射异常活跃。恶心通常伴随消化系统的不适感,但也可能是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如颅脑损伤导致的颅内高压。
3.呕吐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涉及多个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参与。外科学急腹症中,呕吐常由胃肠功能紊乱、肠腔压力增高或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所致。呕吐物成分可以提供诊断线索,如胆汁样呕吐表明有肝胆管梗阻。
4.发热
外科急腹症中出现发热是因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发热时,机体新陈代谢加快,出汗增多,以散热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增加,这有助于降低体温。
5.腹部压痛
腹部压痛是指医生用手指按压患者腹部某处时感到疼痛,常见于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腹部肌肉紧张和敏感度增加,在按压时产生疼痛。腹部压痛通常出现在右下腹麦氏点处,但在不同疾病的压痛点略有差异。
针对外科急腹症,建议进行血常规、腹部超声波检查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治疗措施取决于具体诊断结果,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探查等。患者应避免食用固体食物,保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