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细菌通过呼吸道传播进入体内后,在肺部形成微小的感染灶,然后逐渐发展成病变。结核分枝杆菌在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下处于休眠状态时,称为潜伏性结核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菌会重新活跃起来,导致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超过两周,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通常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CT扫描以及痰液培养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必要时还可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样送检。肺结核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因为某些抗结核药可能对肝脏造成影响。
肺结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并接受规范化的抗结核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戴口罩和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