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是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骨质吸收大于形成所致的代谢性骨病。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糖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活动,从而减少骨形成并增加骨分解。
同时,该药物还可能间接地通过刺激食欲和增加脂肪储存来影响骨骼健康。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痛、乏力、身高缩短和驼背等症状,严重时可有骨折风险。
确诊通常需要进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以及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可行骨活检以评估组织学特征。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应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对于存在疼痛者,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症状。
患者应避免过度日晒,以免进一步加剧骨质流失。饮食方面,建议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和绿叶蔬菜,以支持骨骼健康。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