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膀胱炎在女性中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痛以及血尿,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尿频
女性患有慢性膀胱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进而出现频繁排尿的情况。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在受到炎症因子刺激后,其容量会减少,因此会出现尿频的症状。
2.尿急
慢性膀胱炎会引起膀胱三角区和颈部水肿、肥厚,导致膀胱容量减小,当患者有少量尿液时即可产生强烈的排尿意愿。尿急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伴有紧迫感,可能伴随尿频、尿不尽等症状。
3.尿痛
慢性膀胱炎中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炎症细胞等可直接损伤膀胱黏膜,使神经纤维暴露并激活,从而引发疼痛信号传递给大脑皮层,表现为尿痛。尿痛常出现在排尿时或排尿后,可能是由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引起的,如感染、结石等。
4.下腹痛
慢性膀胱炎时,炎症因子会刺激膀胱壁,导致局部组织发生充血、水肿甚至坏死,从而引起下腹部疼痛。下腹痛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月经、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对于慢性膀胱炎的女性来说,这种疼痛可能源自于膀胱本身的问题。
5.血尿
慢性膀胱炎患者的膀胱黏膜存在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这些病变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就会形成血尿。血尿通常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这可能是由于膀胱炎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
针对慢性膀胱炎,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药敏试验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确定致病菌类型。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例如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的应用。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促进排泄。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