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指的是脑部微小血管堵塞导致的缺血性病变,通常预后较好。
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是由于脑内穿通动脉的深穿支闭塞引起的小范围脑组织缺血坏死。这些动脉供应大脑内部的白质区域,当发生狭窄或栓塞时会导致局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形成小的梗塞灶。患者可能经历轻微的运动障
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非特异性神经功能缺陷。这些症状可能包括麻木、刺痛感、行走不稳以及精细运动协调困难。
MRI扫描是诊断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的主要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和大小。此外,头颅CT平扫也可以辅助诊断,但不如MRI敏感。对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一般采取抗凝治疗以预防再次发作。常用的抗凝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对于存在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常用降压药有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
尽管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可能导致轻度残疾,但仍需定期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高脂饮食等,以减少卒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