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6位
详细介绍: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是我院首批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自2013年10月分为麻醉一科和麻醉二科,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0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麻醉一科无博导、硕导),是山东省第一批麻醉专业博士授予点。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经过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加速科室发展的同时,还获得了精神文明的丰收,先后荣获了山东大学颁发的“山东大学五四奖状”及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卫生厅颁发的“省级青年文明号”。医师队伍 麻醉一科现有医、教、研总人数25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7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90%,博士6名,99%以上拥有硕士学位。秉承“明德至善 护佑民生”的院训和“以病人为中心 以服务树信誉”的科室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临床医疗 科室拥有一支年轻、好学、上进、有战斗力的医疗、护理队伍,技术力量全面,学术梯队合理,在科主任潘恩木的带领下,着重加强了“一老、一小”两部分人群和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困难气道、高危妊娠等疑难危重病例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已能顺利完成低体重婴幼儿和老年高危病人的各种疑难复杂麻醉,还相继配合有关科室开展了部分疑难及特色手术,如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心脏移植术、人工耳蜗植入术、颈部巨大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移植术、口腔肿瘤舌颌颈根治胸大肌皮瓣移植术、5分钟即刻剖宫产手术、无痛分娩、髋关节翻修术等。另外,科室广泛开展了喉罩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经食道心脏超声(TEE)、可视喉镜、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及血管定位穿刺等麻醉可视化新技术,在靶控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术中唤醒麻醉等新兴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主要担负着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关节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妇科、产科、口腔科、眼科、周围血管病科等科室的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和术后疼痛诊疗等工作,为急诊、病房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为抢救患者生命做出贡献。我科室工作范围涵盖门诊、病房患者的围手术期和围诊疗期,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术后镇痛,为门诊患者提供无痛人流、无痛清宫、无痛宫腔镜、无痛支气管镜等无痛内镜检查服务,对疑难、危、急、重症患者的麻醉具有显著优势。科室拥有大量先进的进口手术与麻醉设备,如多种多功能麻醉机、多功能超声机、心电监护仪、麻醉深度监测仪、心排量监测仪、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电除颤仪、微量泵、靶控系统、BIS系统等,为手术创造了有效的安全保障。科研水平 我科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委研究课题近10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有省部级课题8项,《经气管滴入微量内毒素加重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可能机制的研究》2007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内毒素加重机械通气肺损伤的系列研究论文》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另有三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一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气管插管的影像学定位》与《双通道穿刺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学术交流与合作 我科先后派出7位专家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国内顶尖医院学习进修,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内专业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 先后邀请上海、北京、武汉等多位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我科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点科室,已陆续有30名学员接受正规和专业的临床培训和科研培训。科室每年招收进修生约20多名,实习生8名,定期举办全省麻醉继续教育学习班及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为配合各科教学、科研及继续教育项目的开展,还安装了手术直接观摩系统。 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潘恩木主任提出了“家庭式管理理念”,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科室气氛,增强了科室凝聚力。麻醉一科的各项工作正在健康快速地发展,发展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实现科室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目标;依托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地位,使麻醉科成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一个临床、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重点学科,并最终将麻醉科建设为 院内推动“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和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