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耳痛、耳闷、听力下降、耳道分泌物增多,以及鼓膜穿孔,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酮康唑。
1.耳痛
霉菌性中耳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导致耳部神经敏感度增加而引发疼痛。耳痛通常出现在外耳道或中耳区域,可能伴有刺痛或灼热感。
2.耳闷
由于霉菌侵入中耳腔后会释放出毒素和过敏原,这些物质会刺激中耳黏膜,导致耳道肿胀和狭窄,从而引起耳闷的症状。
耳闷的感觉通常描述为一种压力或堵塞感,位于耳道内部。
3.听力下降
霉菌性中耳炎会引起中耳腔内积液或粘稠分泌物的产生,这些因素会影响声波传导至内耳的过程,进而导致暂时性的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耳朵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
4.耳道分泌物增多
霉菌性中耳炎时,真菌会大量繁殖并产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会随着耳道内分泌物流出,形成较多的分泌物。患者可能会发现耳道内有黄色或白色糊状物,有时伴随异味。
5.鼓膜穿孔
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鼓室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当病程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鼓室积液或积脓。若未及时处理,则容易继发化脓性中耳炎,此时炎症会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鼓膜受损,最终发生穿孔。穿孔通常发生在鼓膜中央,大小不一,严重者可能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
针对霉菌性中耳炎,建议进行耳镜检查、听力测试等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酮康唑,必要时医生会开具处方。患者应避免耳道接触水分,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硬物挖耳以防损伤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