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受损的治疗措施包括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心脏康复训练以及心理行为干预。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血流中断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其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溶栓治疗通过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来恢复血流,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阿替普酶;抗凝治疗旨在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常用药物为肝素。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时可使用。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建立一条绕过狭窄或阻塞区域的新路径来改善血液流动,从而缓解心肌缺血。手术通常采用自体血管如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在心脏停跳下进行。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3.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开通,恢复血流通畅。主要步骤包括穿刺股动静脉、插入导丝和球囊导管至狭窄处扩张。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
4.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运动和生活方式改变帮助患者提高心血管健康,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练习。适用于所有经历过心脏病发作或其他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以促进身体恢复和减少再次发病风险。
5.心理行为干预
心理行为干预涉及认知重构、放松技巧及社交支持策略,旨在减轻由压力引起的心脏负担。适合于因长期精神压力而加剧心脏症状的人群。
心脏受损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水平,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同时,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