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在血液中释放毒素,造成机体出现严重感染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引起败血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致病菌毒力强及血源性感染等。
1、皮肤破损:皮肤破损属于皮肤屏障的破坏,会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直接进入皮肤,造成局部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在皮肤破损处繁殖,就会引起败血症;
2、免疫力低下: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因器官移植、长期服用激素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此时机体的防御能力比较差,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败血症;
3、致病菌毒力强:病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且可以在正常人体皮肤上生长、发育、繁殖、衰亡,而人体抵抗力较低时,病原微生物会迅速繁殖,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败血症;
4、血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体内有来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者来自体外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血液中,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会导致患者出现败血症。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医源性感染,如导尿、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静脉导管等,也会导致败血症。败血症患者一般会出现高热、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高热患者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降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