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17位、主任医师9位
详细介绍:
消化内科于1998年10月成为杭州市卫生局重点学科,并于1999年4月从原大内科中分离,独立建科,2004年4月成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在消化内科建科前,我院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省、市本专业中已有一定影响,最初是内科戴源澄主任、刘振坚主任,继之赵素珍、蒋晓芳主任,他们不仅为消化专业的建设,也为年青一代的培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该科现有医生19名,护士30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生4名,硕士研究生8名。现任主任张啸,副主任张筱凤,护士长楼立兰,副护士长夏云。
消化内科现有2个病区,病床88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2000人次,门诊诊疗病人每年达6万余人次,外地病人占28%。该科配置了最新系列的电子胃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大肠镜、电子小肠镜、超声内镜、胆道母子镜、ERBE高频电氩气发生器、液电碎石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为主攻肝、胆、胰疾病的电子十二指肠镜已有4台,并新增双腔胃镜,专门开设了ERCP室,拥有800mA西门子胃肠X光机一台。所拥有的内镜设备,其质量、数量、品种已居全省各大医院前列。每年胃镜检查超万例、肠镜2000例、内镜下息肉切除及内镜下止血治疗达1600例以上、ERCP1500例、拥有极为丰富的内镜检查和治疗经验。科室同时还配备独立的消化实验室,胃肠动力室,先进的高科技设备为消化内科开辟了临床、科研的新领域。
诊疗科目:近年来,该科主要开展各种内镜治疗和胆胰疾病疑难杂症,进行消化道早癌的内镜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消化道内支架的放置、消化道巨大息肉的内镜治疗、十二指肠镜在胆胰疾病的运用(包括EST在SAP的治疗中的作用,针形切开刀在EST中的应用,金属内支架、双支架和多支架在胰胆疾病中的应用,肝移植后吻合口狭窄致阻塞性黄疸的内镜治疗、EST在术后胆漏的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内镜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通过内镜治疗明确了许多疑难杂症,也明显地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其中ERCP每年超过150 0例,例数居全国各大医院第五位,治疗成功率达98%以上。在“科技兴院,质量强院”的建院方针指引下,该科始终把科研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近年来已完成“早期消化道癌的内镜治疗”,“EST在治疗SAP中的作用”,“针形切开刀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中的应用”,“EST在复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等课题。其中“消化道早癌的内镜治疗”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EST治疗SAP中的作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杭州市临床医疗成果一等奖;“针形刀在困难乳头切开的作用”获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EST在复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获省、市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建立及干预因素探讨》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二等奖。该科医务人员近年来在中华系列和全国、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张啸主任的著作《十二指肠镜术》、《内镜治疗学》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书籍一等奖,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特色推荐:各种内镜诊断、治疗和胆胰疾病疑难杂症。还包括:①十二指肠镜的胆胰疾病的诊治:EST在SAP的治疗中的作用,针形切开刀在EST中的应用,金属内支架、双支架和多支架在胰胆疾病中的应用,肝移植后吻合口狭窄致阻塞性黄疸的内镜治疗、EST在术后胆漏的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内镜治疗等。②小肠镜:目前小肠疾病最好的检查的方法,杭州市仅有一台。③超声内镜:在全省我科较早引进此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