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6位、主任医师1位
详细介绍:工作职责 浙江大学学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于1992年成立,自成立之初,即按国际现代化急诊医学模式制定发展计划,重视培养专业的急诊医务人员,急诊抢救及时、妥善,成功率高。急诊科早期即将重症监护室(ICU)引入急诊室,明显降低了危重病的死亡率。病人按病情危重程度分诊进入不同急救区域:抢救室、重症监护室。一旦有重危病人进入,医护人员立即到位,统一指挥,集体抢救,病情稳定后分别转入不同区域。1998年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在急诊科挂牌成立,急诊科又在中毒急救防治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学术地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男,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主任兼编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多发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毒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理事,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或教学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要开展创伤失血性休克和急性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篇被SCI收录(均为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专著或教材12本,并担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现代心肺脑复苏》的主编和负责人,多次获得科研奖项。技术优势 目前急诊科依托浙医一院优质的医疗设备和一流的科研设备,加强与兄弟科室和实验室的合作,充分利用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平台的优势,建立急诊创伤、中毒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能结合国际上最先进的急诊治疗理念,最好的方案用于急诊病人。有国家级、省级和厅级多项科研项目,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部分论著被SCI收录。研究方向 急诊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急性中毒、创伤和失血性休克、心肺脑复苏和脓毒症的救治等方面。 浙江省中毒急救和防治中心设在急诊科,中心成立以来,不仅担负了省内重症和疑难中毒病人的会诊和救治任务,还担负了全省中毒急救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参与化学药品中毒的救治标准制定,化学药品的毒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中毒谱除了常见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百草枯中毒、安眠药中毒等,复合型中毒逐渐增多。收治的硫酸、冰醋酸、氢氧化钠等强酸强碱中毒救治成功率近98%,群体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等救治成功率98%。通过早期、充分血液净化及内科综合治疗,大大降低了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本科特色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拥有一批临床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以陆远强主任为学科带头人,共有医师3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护士120余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0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除了常规的脏器功能监测技术和支持措施外,我科尚能熟练开展多种新技术,如ECMO技术(体外膜肺氧合)、各类血液净化技术、PiCCO监测、床旁纤支镜、亚低温技术、床旁B超检查、机械通气技术等。在人员结构和设备配置上不断完善,2014年门诊量已达到9万人次,抢救人次为9千人次,我科诊治力量在省内领先,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教育培训 浙江大学医学院留学生双语教学课程《急诊医学》和研究生必修课程《现代急诊医学》的牵头科室,同时承担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本科生教学工作。承担浙江省中毒救治规范化与新进展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由我院急诊科专家担任主编和主审的《现代心肺脑复苏》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 中毒防治专家门诊出诊时间: 周二:陆远强(上午) 周四:丁晨彦(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