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性骨质疏松

首页

什么是老年性骨质疏松

举报/反馈2023-07-30

老年性骨质疏松主要是指在年龄较大时,骨量下降且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引起的一种骨脆性增加,易出现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建议出现相关情况后,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1、病因:老年性骨质疏松主要由于衰老、缺钙等因素引起,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分泌异常,可导致钙吸收下降,以及钙排泄增多,使机体处于缺钙状态。此外,若存在糖尿病、直立性低血压、胃肠道疾病等可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也可导致钙流失加快,从而出现骨质疏松;

2、症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可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群可出现乏力、腰背部疼痛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骨质疏松可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可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乏力、脊柱变形,以及容易发生骨折的症状;

3、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借助X线、骨密度测量等检查结果进行判断。X线检查结果可见骨质疏松,但骨密度测量结果正常,实验室检查可见血钙水平降低、骨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等;

4、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枸橼酸钙片等药物治疗。此外,日常可适当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饮食上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等。日常建议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对于缓解病情具有一定帮助。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