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

首页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

举报/反馈2023-07-21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多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肝脾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常见于感染、药物、放化疗、创伤、应激、妊娠、血栓性疾病、骨髓浸润性疾病等。

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症,是指体内产生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免疫性疾病;

2、肝脾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比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脏萎缩、门静脉高压等,引起脾脏破坏血小板的功能增强,继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现象。

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1、感染:急性感染时,机体内免疫系统出现应激反应,B细胞被抑制,产生的血小板减少。比如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引起机体内的自身免疫性抗体会抑制B细胞产生血小板;

2、药物:如青霉素、利福平等,能够刺激B细胞,使其增多,在使用后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3、放化疗:肿瘤患者在进行放化疗后,骨髓抑制较严重,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4、创伤:如果受到外伤,机体的骨髓基质细胞会被破坏,其中的血小板也会随之减少;

5、妊娠:特别是在孕早期,孕妇体内血小板可出现生理性减少,在分娩后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6、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肺栓塞等,可导致血小板的消耗过多,造成血小板减少;

7、骨髓浸润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性障碍贫血等,可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血小板会随之减少。

除此之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等,疾病活动期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