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首页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举报/反馈2023-07-3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之间的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性胃炎等,继发性病因有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疾病、急性胆道感染和消化道肿瘤。

一、原发性:

1、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如破裂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

3、急性糜烂性胃炎:多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创伤等原因引起,导致胃黏膜缺损,严重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二、继发性:

1、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疾病:如消化道邻近器官肿瘤、肝胆胰疾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药物过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异物损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

2、急性胆道感染和消化道肿瘤:如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症、肝内胆管结石、肝癌等。

除此之外,若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抗前列腺素药等,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另外,长期大量饮酒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之一。

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立即就医,可使用加压素进行治疗,收缩胃黏膜和血管,达到止血效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胃镜、肠镜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