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首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举报/反馈2023-08-03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指的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慢性肝病,可由多种自身抗体介导,诊断需通过临床表现、化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1、血清学检查:多为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也可能呈阳性。此外,还可能会出现γ-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升高的现象;

2、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活检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伴有小叶中央坏死、桥接坏死和汇管区炎症,可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如果出现桥接坏死,可伴有桥接纤维化及肝细胞坏死;

3、免疫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可检测出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此外,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以及抗核小体抗体,在疾病活动期时含量较高,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4、其他:患者还可检测冷球蛋白血症,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Jo-1抗体等。此外,还可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在某些患者中可能会存在升高。

自身免疫性肝病多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并适当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芹菜、苹果等,避免暴饮暴食、过度疲劳,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