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毒性痢疾

首页

什么是中毒性痢疾

举报/反馈2023-08-05

中毒性痢疾是一种由于细菌侵入肠道而引起的肠道急性化脓性炎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夏秋季的常见病。

中毒性痢疾好发于夏秋季,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起病急、发展快,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腹痛、腹泻等症状,腹泻每天大于十次,且大便量多、排便急,可有黏液、脓血,伴有里急后重感,患者常有食欲减退、全身酸痛、头晕、大便次数增加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中毒性休克、肠穿孔等。

中毒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其他治疗等。在疾病发作期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比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红霉素等,能够控制感染,减轻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反复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可给予肠道益生菌进行治疗,比如双歧杆菌等。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脱水,需要及时进行补液,比如氯化钠、氯化钾等。

此外,在疾病治疗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尽量卧床休息,多喝水,以流质饮食为主,忌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腹部是否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以及大便的量、色、质。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