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首页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举报/反馈2023-08-04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一般包括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病、痔疮、结直肠息肉、直肠癌。出现下消化道出血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治疗。

1、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主要累及小肠和大肠,可导致黏膜坏死、脱落,损伤血管,引起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2、缺血性肠病:多见于患有心功能不全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因肠壁缺血导致血管收缩、破裂,造成下消化道出血,通常表现为慢性病程,表现为间歇性血便或黏液便;

3、痔疮:当痔疮患者出现便秘、大便干燥时,会压迫痔疮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便后会有鲜血滴出,严重者会出现喷射状出血;

4、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息肉容易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可出现出血的情况,便后可出现鲜血便,患者还会伴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5、直肠癌:结直肠癌属于大肠癌,一般较少见,由于肿瘤生长会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还会伴有腹痛、黏液便、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当自身出现下消化道出血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可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或直肠指诊等,检查肠道是否存在病变。若经确诊,则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必要时可选择手术治疗等。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