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首页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举报/反馈2023-08-03

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多是由于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所致,治疗上主要是需要先停用引起肝损伤的抗结核药物,再给予护肝、保肝治疗,同时针对肝损伤进行治疗。

一、停用抗结核药物:

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多是由于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所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肝功能有损伤,首先要停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建议使用肝肾功能较轻的药物,如双环醇、水飞蓟宾等。待肝功能好转后,再考虑其他药物治疗。

二、护肝、保肝治疗:

1、护肝类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片等,可以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建议餐后口服;

2、保肝类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能够促进肝细胞修复,有助于肝损伤的恢复,建议静脉滴注或口服使用;

3、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对肝脏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可直接导致肝细胞的坏死,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护肝、保肝类药物;

4、其他: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肝功能损伤,可遵医嘱使用护肝、降酶类药物,如联苯双酯滴丸、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

三、针对肝损伤进行治疗:

1、解毒类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能够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有助于肝损伤的恢复;

2、促进肝细胞修复类药物:如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有助于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从而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