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首页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举报/反馈2023-07-3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因血小板减少所致的紫癜,诊断标准为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者女性患者伴有月经过多、鼻出血等症状,且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较多,以免延误诊断使病情加重,建议患者尽早前往专科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诊断及治疗。

一、症状:

1、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皮肤黏膜可出现瘀点、瘀斑,女性患者伴有月经过多、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2、月经过多: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甚至是大出血的情况,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3、鼻出血:鼻黏膜可出现鼻出血,不易止血,也可表现为痰中带血的情况;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头痛、视力下降、肢体麻木、视网膜出血等症状。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呈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正常或增高,血涂片镜检偶见巨大血小板;

2、骨髓穿刺:抽取患者骨髓,检查其骨髓造血的情况,可见到大型血小板增多,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幼稚巨核细胞增多;

3、免疫学检查:在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球蛋白LYRNA和CD59呈阳性,提示体内存在免疫抑制物,可考虑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如果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避免碰撞,以免发生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抑制血小板生成。此外,在饮食方面应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苹果、橙子等,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利于病情恢复。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