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首页

什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举报/反馈2023-08-0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的一种疾病,可能与免疫、遗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皮肤或者黏膜出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可由多种疾病导致,如感染、药物、疾病、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等。

一、原发性:

是指病人体内产生了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的破坏增多,在体内循环血液后,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并释放出一种新的血小板进入循环血液中,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继发性:

1、感染: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诱发,由于病原体的侵袭,导致体内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都可能会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因为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释放出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导致血小板的破坏增多,从而诱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可导致患者体内的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骨髓移植:可使患者体内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但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器官移植:由于器官移植后体内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数患者在移植后一年内出现此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积极配合治疗。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