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怎么回事

首页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怎么回事

举报/反馈2023-07-21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指血小板体积大小的离散度,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通常与血小板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功能异常以及血小板被稀释等因素有关。当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时,一般无临床意义,无须特别治疗。

1、血小板大小不等: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大小相差不大,但如果血小板较大,则会出现分布宽度较小的现象;

2、形态不一:血小板形态不一,部分血小板直径较大,而部分血小板直径较小,可能呈椭圆形,也可能呈杆状;

3、功能异常: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黏附,黏附是指血小板能黏附于固有的受体,使血小板聚集在一起,防止血凝块被破坏。如果功能出现异常,可导致血小板无法黏附于固有受体,则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4、血小板被稀释:当血液中的血小板被稀释时,血小板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比如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一般不影响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数量可正常,可不造成临床意义。

除此之外,若是由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造成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则一般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但不伴有临床意义,一般无须治疗,日常注意休息,避免受伤、受凉等,以免诱发出血即可。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